918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日军原因 张学良丢失东北内幕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6-11-11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一八”不抵抗,学者对其原因论述颇多,笔者认为如果要追溯其思想源头还是张学良的国家观问题。张学良为什么实行东北易帜?张学良认为,东北地处边陲,日本窥视已久,抵御外侮,必须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之后,外交问题自然由国家出面处理。张学良为什么由政治调停走向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他知道“蒋介石亦系一阴谋野心家。不过,目前国是日非,如非国内统一更不足以对外,我们为整个大局计,必须从速实现国家统一。”张学良就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后,与蒋介石达成了数条协议,其中有一条十分明确:“在东北遇到涉外麻烦之时,南京应对它负有外交责任。”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曾告诉杨虎城:“蒋在‘九一八’事变时把我害得好苦,我当了替罪的羔羊。”甚至公开对群众说过:“自从失掉东北四省,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少,无不骂我张学良……上级不许我打,这种隐痛是一时不能对人说的”。张学良为什么说“蒋在‘九一八’事变时把我害得好苦”?为什么说“上级不许我打”?张学良是在为自己辩解还是确有根据?如果说有根据,根据在哪里?考察张学良主政之后的历史,有一个特点,即凡是涉及外交问题,他都请示南京政府,请示蒋介石。诸如“中东路事件”、“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中央都有明确的指令,他都是按照中央的指示行事,而且都能找到文献记载。只有“九一八”事变目前查不到直接的不抵抗命令,不过,不抵抗的政策有目共睹。

蒋介石为何不抵抗日军?918事变日军多少人打下了东北?

  张学良主张以最快的速度用政治手段解决国内纠纷,政府应该腾出精力,以便全国一致以武力保卫东北。但南京政府的政策和张学良的观点正好相反。蒋介石在庐山召集会议,讨论张学良的报告。7月11日,蒋介石复电张学良:“现非我国抗日之时。”第二天,又从江西剿共战场致电张学良:“若发生全国排日运动,恐被共产党利用,对中日纷争会更加纷乱,故须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以待时机。”又告诫说:“万一日本进攻,东北军不可进攻,也不可抵抗,以免事件扩大,处理困难。”7月1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监察院长于右任也密电张学良,开头便说:“中央政府把平定内乱视为其头等职责,东北的同仁必须理解这一国策。”这里所说的“内乱”,主要指江西等省的红军,也包括汪精卫、陈济棠等人在广州成立的“国民政府”。

  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向全国发出通电,电称: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揭橥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第二天,即7月24日,张学良致电张作相、臧式毅、荣臻等,称蒋之电文,“语重心长,恻然意外,和平荩抱,昭然若揭,拜捧回环,钦佩莫名。”“际兹外侮凌厉,赤焰方炽,凡属军人,俱应觉悟,宜顺民意而息争,勿逞意气而祸国。如有甘冒不韪,破坏大局,置国家于不顾,乃民众之公敌。勋服膺钧旨,爱护和平,敬当钧命是听,候令行止。”

  东北边防军司令部机要室主任洪钫先生曾撰文回忆说,蒋介石为使张学良更加坚信南京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8月16日,蒋又一次密电张:“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这便是学术界至今争议不休的“铣电”。毕万闻先生认为,“铣电”是由张学良的机要室主任洪钫先生在二三十年后的回忆录里公布的,历史档案里至今没有查到,因此,有些学者对“铣电”之有无表示怀疑。但即便没有“铣电”,也可以看清蒋介石当时的对日方针。

蒋介石为何不抵抗日军?918事变日军多少人打下了东北?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