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日名将翁达1940年被粟裕在黄桥之战打败后从此不知所踪【图】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4-11-13

 

  董保存:为什么叫梅兰芳部队呢?大家看京戏都知道,梅兰芳那个时候演出的时候,他的行头有多好,有多漂亮啊,所以呢这个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应该说他都是非常棒的一支部队。

 

  解说:粟裕一上来就要啃最硬的骨头,既是骑兵,也是险招。

 

  董保存:打这个翁达旅的时候,应该说显示出了一个军事家应有的那种才能,当时他手里头就有三个团,这三个团呢,他用两个团去打这个来援的敌人,而由当时陶勇那个团,就在这个地方正面守黄桥。

 

  梅 毅:在这场对战之中,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变数,什么变数呢?就是韩德勤的右路军,右路军有两帮人马组成,而这两帮人马的指挥官,都和韩德勤有特别深的过节, 有私人恩怨,派系纷争,所以说内部互相勾心斗角,为此陈毅也做过公关,跟这些人攀老乡,送礼,带过一些好处,目的就是希望真正仗打起来,这些人能够观望, 能够中立。

 

  解说:说是变数,是因为其不确定性,谁也不会傻到拍着胸部向陈毅承诺,你放心到时候我们一定保持中立,如何如何,观望,也许是最合适的态度,但即使只是观望,也算是对新四军的支持。

 

  1940年10月4日上午,尖锐的枪声划破黄桥的上空,战斗打响了。

 

  梅 毅:枪声一响,当时苏北各种势力的神经顿时紧绷,包括李明扬,他立即对外宣称,谢绝会客,终止了同新四军代表的这种会面,陈泰运马上派专人到通扬运河的大 堤上,眺望黄桥的情况,拿望远镜一个劲儿玩命看,据点里的这个日伪军,也在密切注视黄桥的战斗,一时之间在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奇 观?什么奇观呢?两方对战,韩德勤和新四军,然后多方围观,随时准备出来捡褂落,占便宜,这样的一个局面。

  解说:战斗首先是从黄桥东门 打响 的,向粟部发起进攻的是担任正面攻击的韩部第33师,韩德勤不知,由于防御兵力不足,粟裕在黄桥的西边、南边,竟然没有派出部队,仅仅由后勤,伙夫担任警 戒,黄桥北门只放了一个班的兵力,其余兵力全部集中在东门,这是粟裕针对情报做出的部署,这几乎是一场赌博。

 

  倪宽:李守维的部队就是集 中力 量打东门打东北,我们那个西门为什么那个部队很少很少,几乎是没有人防守西门。按照韩德勤的命令,西门这个任务是交给了李明扬,李长江,他按兵没有动,他 就在那个台州城里头观上景,如果他出手,我们还真危险了,因为我们还真是没有这个部队,没有这一支部队,即便我们过来一个营,也解决不了问题,说句老实 话,打那个黄桥真是孤注一掷了。

 

  解说:守卫东门的是后来三野三大虎将之一的陶勇,粟裕相信陶勇,陶勇深知,自己是拼力固守,对手又何尝不是志在必得呢?

 

  梅毅:按照常规作战,实际上粟裕早就应该派兵增援了,但当时没有预备队,因为粟裕已经把每一个士兵,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倪 宽:子弹很少,你像我们当战士的时候,可怜一个枪也很差劲,一个战士身上10发子弹,一根机关枪看着杠着一挺机关枪,100发子弹,这个卡子,一个卡子 25发,4个卡子,刚好上面1个卡子,身上还有3个卡子,那个机枪手一共是4个袋子,一个卡在机枪上头,还有3个就背在身上,舍不得打。

 

  近一点,再靠近一点,近到什么距离呢?近到二十米,三十米,最远到五十米,这个就集中火力打了,打排枪,一二三班长或者排长,一二三,砰,打排枪,靠到二三十米打手榴弹,当时手榴弹每个人四个手榴弹。

 

  解说:随着时间流逝,一条战报让粟裕眼前一亮,翁达旅从高桥南下,试图与33师夹击黄桥,终于粟裕的表情有了变化,对于翁旅粟裕早就给他准备了几把尖刀,下雨3点,翁旅前锋已抵达黄桥以北两三公里处。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