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什么事让彭德怀直抒胸臆不畏强权?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6-03-24

 

彭德怀 资料图

本文摘自:《军事文摘》2006年04期,作者:佚名,原题:朱开印忆彭老总

1956年3月我从印度奉调回国,任国防部外事处长,与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有过多次接触。庐山会议前夕,彭德怀率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东欧/乙国,我是团员。我们出访前,脑子里都有个框框,东欧一些国家物资供应很紧张,这是引起人民不满、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到那里一看,才知道他们人民生活很不错,比我们中国老百姓强多了。

我们参观过东欧各国的许多农村,大部分农家有汽车或摩托车。有的村庄看上去像个大花园。彭总好几次指着这样的村庄说:“共产主义在哪呢?在这里!”

那时,国内正值“大跃进”狂热的高潮,这样那样“卫星”上天的报道正吹得天花乱坠。东欧人相信了,以为我们的粮食肉类等真的堆不下了,他们正需要我们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援,以解决他们面临的食物供应紧张的困难。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乌布利希希望彭总替他转达并争取一下,要中国向他们大幅度增加肉食出口,使东德人均肉食量能在年内接近70公斤。彭总听后沉默许久,说:转达是可以办到的,但能否争取到满足你们的需要,我看是很困难的,你也不要抱过大的希望。据我前不久在一些地方调查,报上的宣传有许多假话,有的地方老百姓不要说吃肉,吃粮也是半饱而已!这又成了彭总后来的一个罪名:在国外攻击污蔑国内大好形势。

彭总说:我们的老百姓要是听说人家希望我们帮助每人每年吃到七八十公斤肉,不知作何感想啊!

我们一位同志感慨道:“我们中国老百姓好啊!从来没听说哪里因生活问题闹过事!”

彭总当着许多同志,突然提高了声音:“不要自我安慰了!应当想想我们哪些地方没做好,对不起中国的老百姓!”

这次访问,我明显觉察,彭总的心情越往后越沉重。后来看到他的“万言书”,我有个想法,这些意见和他在国外获得的印象和观感有一定联系。“万言书”上的事实是当时全国人民目有所睹,心有所感的,也源于他亲自在大江南北广泛深入的调查。只是由于他在国外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和反映解决它的迫切性,所以才抱定了“宁可毁灭自己”也要秉笔直言。就像他自己后来说的:老百姓不光看你打的旗子,还要问他自己的“肚子”!肚子不饱,他终究要打扁担的。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