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这个耸立于群山之间的国家,被称为“亚洲的十字路口”,它是欧洲、中东对印度和远东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川流不息的客商、昂贵的香料贸易,使首都喀布尔在中世纪就以繁华而闻名。从亚历山大到成吉思汗到帖木儿,再到俄国沙皇,怀抱征服世界雄心的统治者们,无不把目光聚焦于此。1725年,俄国彼得大帝死前曾留下遗嘱: “如果要征服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并统治那里,首先要征服阿富汗。”
到了19世纪,野心勃勃的俄国人有机会腾出手来实施彼得大帝的遗愿。但此时,俄国人在阿富汗遇到了另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这就是英国人。控制了海洋的英国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仍然觊觎着广袤的大地。毗邻印度、控制中亚要冲的阿富汗,自然不会被英国人所忽视。在与英国人的交锋中,实力不济的俄国人暂时败退下来,但他们的征服欲却从来不曾消褪过。19世纪,英国通过两场战争,使阿富汗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倔傲的阿富汗人从未屈服,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拿起武器来谋求国家独立。
1919年,乘一战后英国疲惫之机,阿马努拉国王起兵击败英国人,使阿富汗获得独立。独立后,阿曼努拉国王在国内推行了系列改革。1923年颁布了阿富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宪法取消了权贵特权,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公民人身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以世俗法庭取代宗教法庭,以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在社会生活上,禁止早婚,禁止买妻,并禁止遗孀必须改嫁给夫兄或夫弟等陋习。
如同阿富汗的谚语所言,“急促是从魔鬼那里来的”。阿曼努拉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了许多势力的利益,导致他被视为异己。一次外交活动中,阿曼努拉的王后未曾佩戴面纱,这让宗教势力无比愤怒。此时国王又要求所有到喀布尔的人都要穿上西服,这更让人憎恨他的改革。
1929年,阿富汗东部部落起义,说“国王已背叛了伊斯兰教”,这个滑稽的口号竟然一呼百应。由于军队在改革中被忽略,军饷不足,军心动摇。军队在起义军面前节节败退,阿马努拉国王狼狈出逃到意大利,最后终老于瑞士苏黎世。这次叛乱的插曲是,斯大林指示一千名精锐红军,前往喀布尔营救阿马努拉。但行进到中途时,斯大林得悉阿马努拉已出逃到国外,就下令部队撤回。此时红军在与阿富汗人的交火中已战死了一百多人,而阿富汗战死者估计有几千之多。
叛变结束后,最有实力的将领纳迪尔出来收拾残局,并被推举为新的国王。夹缝之中的阿富汗,此时仍然要面临英国和苏联的影响。1930年,苏联扶持了乌兹别克族人叛乱,英国则为纳迪尔训练了一支军队,帮助将叛乱镇压下去。纳迪尔国王性格刚毅,品格高尚,为阿富汗的和平与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壮志未酬身先死。1933年11月8日,在参加一个颁奖大会时,纳迪尔国王被一名少年开枪刺杀。凶手的父亲,一年前因为叛乱被纳迪尔国王下令处死。随后19岁的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被推上了国王的宝座,此时他尚惊魂未定。
查希尔1914年出生在喀布尔,10岁时就前往法国巴黎读书,16岁时回国接受军事教育和宗教学习。查希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能熟练掌握波斯语、英语和法语。依照阿富汗的规矩,年轻的查希尔尚不能亲政。最初的20年里,查希尔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由他能干的叔父马茂德控制内外政务。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纳迪尔被刺身亡,控制内政外交的马茂德精明强干,善于审时度势,阿富汗王室左右逢源,纵横捭阖,以极高的外交智慧在大国之间游走。一方面,阿富汗加入国联,与美国建交;另一方面,则从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轴心国获得了大批经济援助。
二战期间,阿富汗严守中立。在当时做到中立困难重重,为免生出是非,阿富汗甚至命令外交官之外,所有在阿富汗的外国人都必须离开。为了保证中立,查希尔国王召集阿富汗所有部落领袖和宗教领袖开会,决定将誓死对抗来自任何一方武装部队的入侵。由于严守中立,阿富汗成为亚洲的瑞士,保住了国家的独立,也赢得了宽松的国际环境。
王叔马茂德号称“自由主义首相”,推崇西方制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马茂德主持了“自由主义”改革,允许私人办报,创办新式大学,并在国内进行选举。随着政治气氛的宽松,一批政党出现并走上政治舞台,谋求各自利益。大批报纸涌现,并积极呐喊,鼓吹各种激进主张。喀布尔大学气氛活跃,小团体纷纷成立,学生们辩论着从共产主义到宗教等一切话题。
过于活跃的民主气氛,使得阿富汗王室担忧局势失控,转而开始弹压这场尚在萌芽中的民主运动。1952年,所有反对派的报纸和杂志被查禁,25名“自由主义”领导人被投入监狱。讽刺的是,被投入监狱的这批人,在一定时间的反省之后,有一半同意放弃他们的政治主张,其中一些人不久之后还在政府中谋得了高位。
短暂试水之后,王室猛地转向。此时马茂德受到各方面指责,于是黯然下台,结束了长达20年的执政生涯。1953年9月,查希尔国王的堂兄穆罕默德•达乌德亲王出任首相。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大集团彼此对峙。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随后苏联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欧洲局势。同年上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接受了苏联和解的愿望。此时,欧洲局势暂时得到缓和,而美苏冷战的主战场转到了第三世界。
阿富汗的主要民族是普什图族,英国人在1893年划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线,将几百万普什图族人划到巴基斯坦一边。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之后,这几百万普什图族人要求获得自治地位,进而与阿富汗合并,由此导致巴阿关系紧张。巴基斯坦封锁巴阿边境,使阿富汗的进出口受到沉重打击。阿富汗本期望美国介入调停,但巴基斯坦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为了确保巴基斯坦的忠心,1965年之前,美国每天给巴基斯坦提供的各类外援高达一百万美元。在美国的眼中,阿富汗也就是个次要角色,所以态度冷淡,这自然让阿富汗心生不满。
与美国忽视阿富汗不同,苏联将阿富汗视为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以渗透并控制阿富汗为基本目标。面对着热情洋溢的苏联人,达乌德首相一边倒,他多次访问苏联,签订了改善双边关系的协定及一系列边界、贸易和邮政协议。苏联也积极回应,1955年12月,赫鲁晓夫访问阿富汗。访问时,赫鲁晓夫意气风发地表示,支持阿富汗在巴基斯坦普什图族人地区举行投票的要求,并宣布将为阿富汗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
在苏联支持下,一批飞机场、公路和水利工程得到建设,苏联武器也开始大规模装备阿富汗军队。苏联的武器和军事训练,使阿富汗国家军队的力量得到了极大增强,而在此之前,阿富汗的主要军事力量被部落和宗教领袖所掌控。
在国际舞台上,阿富汗也站在苏联一边。由于达乌德亲苏,以至于他得了个外号“红色亲王”。而西方各国对阿富汗与苏联的日益密切开始感到担忧,媒体断言阿富汗将成为苏联新的小伙伴。驻喀布尔的美国外交官当面指责达乌德首相说,“阿富汗将在几年内走进共产主义的阴沟”。
达乌德改革的愿望是“用苏联的打火机点燃美国的香烟”,并自信阿富汗不会沦为苏联的附庸。但苏联老大哥的打火机却没有这么好使。苏联人通过各方面对阿富汗施加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大批军官被“友好”地邀请到苏联学习,以培养他们对苏联的感情。为了平衡军队,一批军官被送去美国,学习驾驶美国的飞机,操作美国的坦克。回国之后,他们却得继续驾驶苏制米格飞机,操作T34坦克。
达乌德的努力,促进了阿富汗的经济增长,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民生。尽管如此,国内反对他的声音不断飞涨。知识分子认为他独断专权,没有民主;宗教势力认为他推行世俗化改革,违背了宗教教义;查希尔国王则对他争权夺利、刚愎自用感到不满。虽然对于美国来说,“阿富汗是很小的,或者根本就不具备战略意义”,但驻喀布尔的美国中情局,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推翻达乌德的密谋中去。
最终,在各方面压力下,达乌德于1963年3月辞职,接替他的新首相是前驻美国大使穆罕默德•尤素福,他的上任标志着阿富汗希望减少对北方强邻苏联的过分依赖。
在过去的30年里,查希尔国王一直处于幕后。由于他温和的性格,很少有人相信,他能以铁腕来统治这个尚武的国家。但在1953至1963这十年里,国王也在巩固并加强自己的权力。此十年里,查希尔国王在全国各地巡视,考察民情,让人们知道他的存在。在许多偏远地区,国王的到来,多年之后仍然是村庄里津津乐道的话题。
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曾指出,在伊斯兰国家中,人们与国家、宗教、部落之间的关系,好比一个U形。人们首先效忠的是自己的部落,最认可的则是自己的宗教信仰,这是U形的两个顶点,而处在U形底部的则是国家认同,即对国家的认同度最低。阿富汗也遵循了这个定律。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常限于首都的一隅,国家中最重要事务由各个部落、宗教领袖集体决定。1963年,正是国王、部落首领、宗教首领共同的决定,让掌控军队大权的达乌德首相去职,而未发生流血冲突。
查希尔国王执政后,在政治上,1964年10月1日,颁布了新的宪法。宪法设立了一个两院制的国会,放宽了公民的参政权,允许公民成立政党,允许私人办报,在选举议员时采取无记名投票等。宪法的制定过程充满了激烈交锋,甚至提出了一些尖锐问题。如一个代表提出,当没有王子时,为何不将王位传给国王的女儿?这个议题立刻被一些代表斥为疯狂的想法,而被立刻打住。宪法制定后,政党纷纷成立,而最有实力的政党则是得到苏联支持的人民民主党。
经济上,查希尔通过一系列努力,试图摆脱对苏联的过度依赖。阿富汗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占据了经济总量的90%。在出口产品中,以鲜干果为大宗出口物资,此外毛皮也占据了重要份额。为了鼓励出口,增加优势,政府提高了阿富汗货币与美元的兑换率,并降低了航空运费。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使经济状况得到多大改善。阿富汗的经济仍然受到苏联的控制,而苏联对强调中立的查希尔国王的经济援助也日益减少。
随着外援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减缓、失业人数上升,在中国红卫兵运动和法国学生运动的影响下,1968年阿富汗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学潮和工潮。政府对激进力量进行镇压,并阻挠亲苏的人民民主党参加选举。在1969年的国会选举中, 宗教保守势力大获全胜。新的首相为了加强与国王的合作,提出了“真主、祖国和国王”的口号,这让世俗势力和苏联极为不满。
从1970年开始,阿富汗遭遇罕见的大旱灾,国内农业产量下降,大批牲畜被屠宰,物价飞涨。虽然国际社会提供了援助,但阿富汗国内复杂的山地,加上官员的腐败,使援助物资很少能到达灾民手中。此场危机引爆了世俗派政党与宗教势力间的冲突。197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00周年,喀布尔各大学举行了盛大纪念活动。集会上对穆罕默德的不敬,激怒了宗教势力。7天后,各地的宗教信徒涌入首都示威,要求关闭学校,实施教法。学生则针锋相对,举行游行,双方一度发生冲突。
进入70年代之后,阿富汗的政治危机进一步加深,政府内阁频繁更替,局势持续动荡,而查希尔国王性格上的弊端,也在此时显示出来。温和的他没有以强硬手段来阻止国内各派冲突,此时军队又处于失控状态之中。人民民主党中的激进派别“旗帜派”,已经在军中广为发展人员,到1973年时,发展了近八百名亲苏联的军官。此时,反国王力量所需的只是一个领袖而已。而蛰居在家的“红色亲王”达苏德,自然成了政变分子眼中的天然领袖。
1973年7月,查希尔国王赴英国和意大利治疗眼疾,陪同国王出去的有国王在军队中最为有力的支持者,这样,叛变者的机会来了。7月12日,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 宣布废除君主制度, 由达苏德担任共和国总统。为了避免暴力和流血,查希尔决定在海外流亡,而不是回国争夺权力。
达乌德当政之后,又与亲苏联的人民民主党冲突。1978 年4 月下旬,人民民主党发动武装政变。达乌德拒不投降,被攻进总统府的政变部队击毙。除一名孙女外,达苏德全家30 余口均倒在枪口下。
人民民主党上台后,内部各派又展开了激烈斗争。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派”与以阿明为首的“旗帜派”之间斗争日趋激化。在随后的政变中,塔拉基被人用一只枕头给闷杀。阿明上台后,悖逆苏联意志,要求苏联撤回在阿富汗的3000名军事顾问、教官和技术人员,并拒绝了苏联向其发出的访苏邀请。苏联担心失去阿富汗这块苦心经营的阵地,决定出兵干预,阿富汗战争爆发,流血冲突一直持续至今。
总的说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雨之中,虽有挫折,也有矛盾,但整个阿富汗社会却显示出勃勃生机,世俗化与经济现代化并行。和平稳定而生气勃勃,这个时代被今日的阿富汗人视作是黄金时代。
与今天截然不同,当时的阿富汗,学生身穿西服,男孩和女孩可以自由交往,女子也不必将身体严密遮盖起来。当时的阿富汗,已经开始普及教育。学生中的佼佼者能够上大学,并出国留学,回国后过上体面的生活。一般人能够接受医疗服务。国家经营的电台,每天有世界各地新闻,有各种娱乐节目。政府高官大多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穿西装,活力四射。而这些,在今日的阿富汗,只能成为追忆。自然地,国王查希尔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美好象征。
自从被驱逐后,查希尔长期定居意大利。虽然身在海外,但他仍然关注着自己的国家。自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他一直呼吁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阿富汗问题。但夹在大国漩涡和战火冲突中的阿富汗,已经没人会去听一个老人的呼唤。无奈的他,只能时常去观看足球队训练打发时间。但生活也并不总是如此平静,1991年,一名刺客假扮记者。采访时,刺客突然掏出匕首刺向查希尔。查希尔怀里的雪茄盒挡住了匕首,救了他一命。
2002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国际社会和阿富汗才想起了他。2002年,查希尔返回阿富汗,他此时虽不再具有任何实际权力,但他和他所代表的时代,让阿富汗人无限敬仰怀念,他被授予了“国父”尊号。2007年7月23日,阿富汗最后一位国王查希尔,以93岁高龄平静去世。查希尔去世后,连塔利班也承认他为阿富汗“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