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平(右)在乌克兰洽购航母时,在“瓦良格”号旁与黑海造船厂总设计师合影
每年的3月19日,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香港爱国商人徐增平来说却是每年固定的“节日”。1998年3月19日,在冰天雪地的乌克兰,徐增平在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航母的国际拍卖会上一举中标,签下了购买合同。
17年后的今天,在对记者谈起当年的购舰经历时,作为全程商洽购买“瓦良格”号的执行人,年逾六旬的徐增平仍激动不已。他感慨道:这是一个对国家来说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可贵的是,在包括徐增平在内的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千难万险,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最终实现了期盼已久的航母梦。
缘起
时间回到1996年底,徐增平在北京探访一位老军人时了解到,乌克兰有一艘已经建了70%的航空母舰要出售。这是苏联解体前开始建造的一艘最新“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舰身已经造好,四台发动机也已就位。这艘航母是按当时世界最先进标准建造的,很多钢材中国还没能力生产,中国要达到那样的工艺、结构水平,还要花几十年时间以及巨额的科研经费。老军人感慨地说:“如果能够把这艘航母买过来,对我们海军的建设意义太大了。”
据了解,中国军方早在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就已经看到了这一难得的机会,并多次派由造船技术专家和军方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去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进行实地考察。然而,出于多种因素考量,购买进程没有下文。
老军人认为国家一定会需要它,建议徐增平出手,先把这个大家伙买下来。军人出身的徐增平心中的激情一下被点燃。他1983年从广州军区退伍后开始经商,1988年移居香港,创办创律集团,主营房地产、酒店投资管理等,在香港是颇有名气的成功人士。然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在他心中埋下强军梦、强国梦的种子,为国家服务的信念从没有淡漠。面对购买航母这一难得机会,他觉得匹夫有责。可是,考虑到自身实力和资金有限,他又犹豫起来。
他对记者表示:“面对这么个大家伙,我真的想去买,可是如果不自量力硬拼,很可能会失败。这不仅是个人荣誉的问题。如果国家失去了这个机会,那我就成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罪人!”
而当时留给他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1997年10月,路透社对乌克兰决定卖掉“瓦良格”号一事进行了公开报道,“明年头3个月将开始招标,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都可以前来投标”。
资格
1997年10月,徐增平飞抵乌克兰首都基辅。和乌方的接触很顺利,他们对徐增平提出的利用航母做博彩业的想法表示认可,并提出了一些投标“瓦良格”号的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大约3000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还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筹集资金的工作虽然艰难,但满足招标条件的工作相比之下更难,更有戏剧性。寻找理想的进口目的地国让徐增平绞尽脑汁,最终,他把目光落到澳门。当时澳门还没有回归,不属于中国管治,是一个国际上认可的相对独立的地区。徐增平对外宣布成立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要买下乌克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并把它改装为一个拥有酒店、军事博物馆及各种娱乐设施的“海上综合娱乐城”。
1998年1月24日,农历除夕,创律集团筹集的资金全部到位。这时离2月1日乌克兰要求的最后日期只有一周时间。大年初一一早,在山东潍坊老家陪父母吃完大年夜饺子的徐增平,和助手带着200万美元现钞,登上飞往莫斯科的航班,再转机飞基辅。
竞拍
来到黑海造船厂,亲眼目睹“瓦良格”号雄伟的身躯,徐增平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在船长的陪同下,他们登上指挥塔,又下到舱底,考察了全船。完整的舰体,精密的结构布局,尤其是四个油封的巨型发动机完好无损,这更加坚定了徐增平把它买回去的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主要是跟乌方谈判和喝酒。一切进行得比较顺利,乌方将航母价格初步定在1800万美元左右,但不包括图纸。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说:“我们造这样一艘船不过五六年时间,但设计这艘航母,是我们30多年研究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怎么可能卖?”徐增平也明白,图纸甚至比船还要值钱。他提出,改造成游乐设施没有设计图不行,宁可多出点钱也要把图纸带走。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最终乌方同意提供图纸,航母加图纸的价格一共是2000万美元。
然而事情又出现了波折。10天后,乌方告诉徐增平,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瓦良格”号将在3天后公开拍卖。乌方一位负责人透露,这笔交易引起了美国、日本、印度等方面的关注,乌方面临的外交压力很大。
竞拍开始后,美国叫了1300万美元,澳大利亚叫到1400万,韩国接着叫到1500万,日本直接加到1700万,韩国不甘落后,又叫了1800万,压倒日本。徐增平连忙举牌直接叫到2000万,这是大家没想到的价格。最终,随着“啪”的一声,拍锤落下,徐增平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拍卖成交,徐增平当场办理了购买航母的有关协议和手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几经曲折,一年半之后的1999年7月,“瓦良格”号开始了赴中国的漫长旅途。其中的艰险,更是一言难尽。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瓦良格”号最终穿过黑海通往大洋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经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再进入大西洋,绕过南非好望角之后,于2002年2月进入马六甲海峡,3月3日安全抵达辽宁大连港。在这里,“瓦良格”号获得了新生,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