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反间谍报告:日军用间谍递刀在二战肆虐东南亚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6-04-13

英国反间谍部门新加坡分部1940年所写报告

近来日本以打击极端恐怖分子的名义,加强情报收集的举动,让日本媒体也不禁联想起7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二战初期日军势如破竹地攻陷当时号称“东洋直布罗陀”的新加坡,人数是日军数倍的英军被迫投降,时任首相丘吉尔将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投降”。日本《产经新闻》3月初援引英国国立资料馆新解密文件“KV3/426”的内容称,日本事先搜集马来半岛的地理和军事情报,并煽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当地人反抗,种种“策反”手段和“完美的间谍活动”是战争初期日军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E作战”令英军防不胜防

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马来半岛北端奇袭登陆,与准备不足的守备英军展开激烈战斗。在此后55天的战斗中,日军向前推进1000公里,于1942年1月31日进入马来半岛南端的柔佛巴鲁市。2月8日,日军经柔佛海峡登陆新加坡,15日,被切断水源的英军最终丧失斗志,被迫宣布投降,近10万名英军成为俘虏。在整个“马来作战”中,日军死亡人数为1713人,英军为5000人。这场战役被日军称为“E作战”,是日本宣布对英美开战之后的首个战役,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快攻战,也是英国近代战争中最为屈辱的历史。此役的胜利,甚至出乎日军大本营最乐观的预期。

此前史学家认为“E作战”能大获全胜,主要归功于日军对东南亚作战环境的早有准备和指挥作战能力更胜英军一筹。但新发现的史料显示,日本在该地“完美的谍报活动”同样功不可没。英国国立资料馆的“日本在马来半岛的间谍活动”相关史料称,1940年7月,英国情报机构就在报告中对日本开始搜集情报提出警告,称“日本正在马来半岛尤其是新加坡展开全方位谍报活动。尽管并未听说有严密的组织在操控这一活动,但表明日本全国已经拥有完善的谍报体系。”1941年4月发布的另一份报告称,“所有的日本人都像间谍一样从事情报搜集活动。只要他们在马来半岛,就不会中止”。该报告甚至建议,“应将逮捕的日本人全部驱逐出境。”实际上,英国人也正是这么做的。直到1941年12月8日马来半岛战争爆发时,仍约有3000名日本人被关押在印度的“旧堡收容所”。

屏蔽此推广内容然而事实证明,英国人还是小看了日本的间谍行动。新加坡陷落后,英国新加坡分部谍报机关负责人在1942年6月的报告中谈及这场“史上最屈辱的投降”时称,“至少有6名分部人员对日本进攻马来半岛提供帮助”。同年7月23日英国军情6处给军情5处国外分部负责人写信,将英军败因归咎于日本高明的“策反”手段。该书信宣称,近年来日本人每天都在从事超乎想象的“第五纵队”(主要从事策反活动)活动,在马来半岛,当地人暗中积极地参加“第五纵队”活动,使日本的间谍活动更为活跃。该书信显示,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官僚态度,对日本的谍报活动长期未引起高度重视,并忽视对重要事项进行保密,以至最终追悔莫及。

量身定制作战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对需要夺取的目标大都精心策划作战方案。日本对东南亚发动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夺取那里的石油资源,保证炼油设备完好尤其重要。1942年2月14日,日本陆军伞兵部队329人强攻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炼油厂,在无人伤亡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此战前,日军同样通过间谍行动做了精心准备。战前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等高级军官命令专门培养日本间谍的陆军中野学校干事上田昌雄大佐为攻占巨港搜集情报。上田对家人谎称“去兰印(即印尼)出差”,改名换姓在印尼待了数月,并与早已以报社记者身份潜入印尼的2名中野学校学生一起搜集当地情报。回国后,上田向参谋部长提出建议称,“地面战如果耗时过长,可能会破坏炼油厂设施。让伞兵部队突袭是无伤亡夺取目标的最佳方案”。日本陆军批准了上田的计划,并设立空降部队,于当年10月开始进行秘密训练。

同时,上田还与中野学校校长川俣雄人少将和教官冈茂雄等人一起对马来文献以及石油资源的分布、产量和准备开发的地点等进行详细调查,并从三井物产等民营公司获得炼油厂的航拍照片。之后他们在中野学校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出包括炼油厂内部设施和守卫队配置等情况的详细报告书交给陆军参谋本部,为日军获得“马来作战大捷”提供非常有效的情报。

用反殖民口号瓦解印度士气

日本在马来半岛的“策反”活动之所以如此成功,日本僧人可谓功不可没。英国1942年6月6日的报告称,日本僧人在亚洲一边频繁搜集情报,一边宣传反基督教的泛亚主义,鼓动当地人摆脱欧美白人的殖民统治。

除攻占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日军还借助谍报活动将战线延长至印度和印尼。1942年,日本陆军打着“帮助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幌子,由1941年9月成立的“F机关”负责人藤原岩市少佐设立印度国民军(INA)。当时,F机关与总部在泰国的印度独立同盟(IIL)相互配合,成功瓦解占英国守备队总兵力7成的印度士兵,并策反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沙布哈斯·昌德拉-鲍斯,由他向当地人发起“解放印度”的宣传,最终使许多印度士兵不战而降,纷纷加入INA。INA不仅鼓动印度士兵,还千方百计吸纳在新加坡投降的英军士兵加入,兵力最多时达4.5万人。1944年,INA移师缅甸,打着“自由印度”和“解放印度”的旗号,还与日军共同参加英帕尔等战役。

藤原1942年完成的“F机关马来工作相关报告”称,当时F机关主要从事策反印度士兵和印度人的工作、支援并促进与反英民族主义运动组织的马来人及马来青年同盟合作的“龟工作”、利用马来贼匪头目鼓动当地人反英亲日的“马来虎工作”和瓦解亲英华侨的“华侨工作”等。F机关的标志是龟背的六边形图案,成员在所有场合下所穿衣服都印有“F”字样,戴红色臂章,手腕上还戴着红十字徽章。据说,F机关成员在印度所穿衣服是印有橘黄色朝阳在湛青的圆形苒苒升起,以及粉红的莲花盛开的绢织徽章。“第五纵队”负责的还包括隐藏弹药、搜集英军服装及进行秘密发报等准备活动。

日本二战时在东南亚的情报收集和策反行动之所以能成功,重要原因是谎称进攻马来半岛的目的是“使亚洲各国摆脱欧美帝国主义统治并走上独立道路”,让当地人相信日本的利益与自身是一致的。如今,日本再度在东南亚和印度展开游说,不得不引人深思。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