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在登机前与叶剑英、聂荣臻、杨尚昆等合影。
在战争中,胆量有时候甚至是比智慧更为宝贵的素质。再有智慧,没有胆量,也不过是多了几个零;而胆量就是个“一”,当头加上,就成了十、百、千、万!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有胆有识,在关键时刻果敢决绝,从而使中国革命的胜算得以十倍百倍增速的伟大的军事家。
1、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8年全面抗战的伟大胜利,国共之争再次成为焦点。从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蒋介石在权衡利弊之后,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发动和平攻势。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他连续3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目的就在于尽一切可能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当时,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广大沦陷区存在许多等待受降、接管的问题,那里大多是八路军、新四军进行敌后抗战的区域,有大面积成片相连的解放区根据地。蒋介石一方面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去受降接管,下令“原地驻防待命”;另一方面借助美国的飞机、军舰抓紧运送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点。
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考虑到去重庆谈判,一定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会有一个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过程。因此,党中央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将东北、华东、晋冀鲁豫等地划分为战略区,要求各地部队坚决保卫这些战略区,保卫抗战胜利的果实。
然而,自1943年下半年起,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已奉命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党的“七大”。眼下形势逼人,各战略区的高级将领必须尽快返回前线,贯彻执行中央的战略意图。但当时延安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延安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近800公里,步行要经过黄河天险、黄土高原和晋南山地的沟壑,还须冒险穿过“国军”占领区的道道封锁线。当初,杨得志率部从濮阳到延安走了70多天,而江华从山东滨海到延安更是用了半年时间。如果回程也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则势必远远落后于有美军支持的国民党军的调整部署,我军的战略主动权也会丧失。
这件事绝不能等,这是毛泽东在赴重庆谈判之前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做成功的一件大事。
为了能够把在延安的高级将领迅速、安全地送往前线,毛泽东和周恩来找来负责中央外事工作的叶剑英与杨尚昆商议对策。
左思右想之后,叶剑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不是可以借用美军观察组的飞机把我军将领从延安送出去?当然这有风险。”杨尚昆觉得在理:“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但这样做确实有点儿冒险,因为要送的都是我党我军的精英,万一有个闪失,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和历史责任啊!”最后,两人决定把这一方案向毛泽东汇报,请主席决定。
听完叶剑英、杨尚昆的汇报后,毛泽东认为这个办法可以考虑。为慎重起见,毛泽东又召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同志进行了磋商,最后同意了这一方案,并责成叶剑英、杨尚昆尽快与美军观察组取得联系并付诸实施,但必须确保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于是,中央外事组与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举办了一次气氛十分活跃、融洽的聚会。中间休息时,叶剑英、杨尚昆不露声色地同美军观察组负责人提及了这件事。因为是试探,叶剑英、杨尚昆自然没有将这批指挥员的姓名、职务及其他有关情况透露出去。没想到,美军观察组负责人竟连他的上司都没有请示,更无意继续探问,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美军观察组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叶剑英、杨尚昆的要求,除了八路军与他们有长期的友好合作,延安方面为这种合作提供了诸多方便外,还因为他们对空运的目的地——山西黎城长宁机场,有着特殊的印象和感情。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派一个军事和政治观察组到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搜集日本的情报,加强同共产党的联络,并帮助其对日作战。为了迎接美军观察组,让其了解根据地军民在艰难条件下坚持抗战所取得的成就,1944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决定,在黎城县长宁镇西南的田野上修建一座临时机场,以方便美军飞机起落。这座临时机场修建在长宁镇附近,名叫长宁机场。到1945年9月,美军飞机共来往起落10余架次。美军观察组成员及飞行员每次降落和住下后,当地军民都对其在工作上给予极大的方便,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的待遇。
1944年10月,美军一架B-29轰炸机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军防空火炮击中,飞机在平顺县北榔树园村一个叫驴角蛟的山沟中坠毁,11名机组人员跳伞落地,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立即命令当地的民兵全力救助美军飞行员。
榔树园村的魏光策是当年村里的武装干部,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飞机坠落在驴角蛟时,我正在县里参加民兵阅兵。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石志本打来电话,命令我带领参阅民兵立即赶回去抢救美军飞行员。与此同时,日本鬼子已从潞城出发赶往我村,抢抓美军飞行员。上级命令我无论如何要赶在日本鬼子前面赶回村里。我们跑步赶了50里路提前到达村里,当天晚上就把11名美国飞行员全部找了回来,集中住在我村大院堂屋。几天后美军派人来接被救的飞行员,并送来感谢信、巧克力、梨膏糖等食物。”
八路军及太行军民在与援华美军交往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给美军观察组留下了很深的记忆。且美军飞机曾多次往返于长宁与延安之间,对这条路线也比较熟悉。因此,他们对叶剑英、杨尚昆的请求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3、空运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但此事的成败与否,关键还在于运送的这批重要人物能不能够安全抵达。
这架飞机是美国制造的道格拉斯货运机,属于当时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一般每周或半个月在西安和延安之间往返一次,为观察组运送东西。飞机是绿颜色,舱门矮小,且由于长期使用,门已关不严实。飞机有两个螺旋桨,但起飞时需要靠人推动才能启动发动机。机舱板是弧形的,乘客坐在机身两侧的条凳上,座位是简陋的铁架子,人坐在上面直不起腰,抬不起头。但这种飞机最大的优点是比较安全,只要有块较大的平地就可以降落。
由于这次空运非常危险,所以党中央毛泽东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直到行动前一天的夜里才逐个通知相关人员。毛泽东还让叶剑英和杨尚昆到机场亲自检查并组织登机,要求每个乘机者务必都要带上降落伞以防万一。同时,通知太行军区做好接机准备。
1945年8月25日上午9点前,事先接到通知的刘伯承、邓小平、林彪、陈毅、薄一波、滕代远、陈赓、萧劲光、杨得志、邓华、李天佑、陈锡联、陈再道、宋时轮、傅秋涛、江华、聂鹤亭、王近山、张际春、邓克明等20位各战区负责同志陆续来到延安城郊的东关机场。这些将领在此之前多数没有坐过飞机,一个个十分兴奋。叶剑英、杨尚昆在机场与奔赴前线的将领们亲切握手话别,反复说的都是同一句话——“一路平安”。登机前,前来送行的杨尚昆夫人李伯钊提议给大家照张合影留念。陈毅诙谐地说:“要是我们摔下来了,将来就用这张照片开追悼会吧!”
如果按照民间迷信讲究,陈老总这句话是“不吉利”的。但这批乘机人员都是信奉唯物主义的共产党员,大家一笑了之。其实,陈老总这句话也是道出了众人心声——他们何尝不知晓这是一趟危险的航程!但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这批久经血与火的考验、闯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中国共产党精英们,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飞机一路颠簸,4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山西东南黎城县长宁临时机杨的上空。长宁机场仅有一条黄土铺就的跑道,每次飞机降落时都要用点燃的火堆导航。8月24日,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接到中央要求接机的电报,便立即率领一个骑兵排星夜赶到长宁,准备好柴草、火堆、午饭、开水、西瓜等。25日中午时分,在长宁临时机场飞机跑道两侧,30多名八路军战士持枪警戒,并在跑道两侧燃起了3个柴草堆。滚滚浓烟直冲蓝天,向飞机发出着陆信号。
飞机平安落地后,太行军区迅速将飞机安全着陆的情况报告给了延安。自飞机飞离延安后,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最高统帅部一直焦急地等待着报告。得知平安,大家都长长地松了口气。长宁空运成功后,毛泽东遂决定飞赴重庆,与蒋介石展开谈判。
这次绝密空运,使我党本来至少需要两个多月艰苦跋涉的输送任务,在半天之内即告完成,其时间甚至早于美军开始空运国民党先遣人员去接受日伪军投降。这些久经战场考验、善打胜仗的将领,先敌一步到达战区,迅速集结主力,编组野战兵团,开始从容地选择战场和战机。将领们在机场附近稍事休息便奔赴各自的战区。其中刘伯承、邓小平下飞机后,即由黎城星夜赶到129师司令部驻地河北涉县赤岸村,抓紧部署并及时展开上党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重庆的谈判。陈毅、林彪等在分头赶赴华东、东北战场后也迅速展开部署,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由此展开。
借美军飞机送我军高级将领上前线,是毛泽东胆量与智慧并具的集中体现。这架普通的甚至简陋的小飞机上,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半壁江山”,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成功,后果则可无限想象。毛泽东在这决定整个战局的一步棋中,把握的就是前一种“如果”万无一失,后一种“如果”志在必得,这实在是非大智大勇、气吞万里者不可为。难怪当蒋介石看到谍报人员送来的美机运送人员名单后,禁不住大叫一声:“哎呀!”他在为痛失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哀叹,同时也是为对手出人意料的胆识而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