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疯狂空袭鹿特丹市 欧洲城市的毁灭历史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6-04-14

 

遭受德军轰炸后的鹿特丹市中心满目疮痍,几乎完全被毁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1940年5月,这座伴水而生的城市却不幸遭到烈焰的洗劫,德军先是空投伞兵,继而出动大批轰炸机投下近百吨炸弹,将这座城市的精华区域化为灰烬。

依托河流荷军设防

德军1939年入侵波兰后,中立国荷兰是欧洲首批进行战争动员的国家之一。荷兰军队把力量分成三部分:一是在国境上的筑垒地带,二是在边境后的主防线,三是驻守“荷兰要塞”(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乌德勒支和首都海牙等地区)。这里所谓的“要塞”并非是指坚固工事群,而是指水网密布的独特地理条件。

由于鹿特丹有着天然屏障,驻防的荷军仅7000余人。虽然力量有限,但城防司令夏鲁上校仍有信心一战。他的手里握有两张“底牌”:其一是近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其二是把城区分为两半的新马斯河——只要守住桥梁,就能挡住敌人。

屏蔽此推广内容夏鲁上校把司令部设在鹿特丹城北,麾下主要兵力也集结在这一带。在新马斯河河岸,荷兰海军陆战队构建了防御阵地,并集中了主要火力——7个装备重机枪或20毫米“厄利空”速射炮的轻型高炮排,外加1个重型高炮连。更北边一点的1个炮兵营(12门105毫米榴弹炮)为这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德军“大鸟”空降河面

面对依托河流固守的荷军,德军选择以“空降战”绕过河岸防线。德军第7伞兵师师长斯图登特负责指挥针对鹿特丹的空降作战,他能调动的兵力包括第7伞兵师的4个伞兵营和第22机降师的一部。

斯图登特的计划是同时向城区和机场派出伞降和机降部队,由伞降部队夺取大桥,待占领机场的机降部队到达后,合力肃清城区。

5月10日晨,12架带着大号浮筒的飞机出现在鹿特丹市民的视野里,只见它们逐渐降低高度,向新马斯河的水面落下。这是德军的He59水上飞机,当这些“大鸟”在水面停稳后,90名德军突击队员分乘橡皮艇冲向岸边。他们的任务是夺取威廉姆斯桥,该桥北端位于新马斯河北岸,南端处在河心岛诺德列岛上。

就在90名德军突击队员冲上诺德列岛和威廉姆斯桥的南端时,另有36名德国伞兵飘落到了不远处的费耶诺德足球场。他们一落地,便赶往大桥南端,增援突击队。德军的行动极为突然,控制大桥南端的行动异常顺利。只有几名荷兰警察进行了抵抗,但很快就被德军俘虏。

“保险大楼”争夺战

德军的攻势继续展开,在第16机降团第3营营长迪特里希·冯·科尔蒂茨中校的带领下,一支机降部队以轻微损失控制了城南的瓦尔港机场。等部下完成集结,科尔蒂茨立即带着他们开赴鹿特丹城区。他的任务很明确:增援威廉姆斯桥。

随着入侵者的到来,新马斯河南岸的部分地区开始骚动,可惜这片区域的荷军只有90名步兵、一些居民组成的义勇军,以及刚从机场败退过来的散兵游勇。这批决心保卫家园的“乌合之众”躲进了主要道路两旁的房屋,准备伏击德军。

当科尔蒂茨带领的德军经过时,埋伏的抵抗者立即用各色武器开火,遭到夹击的德军起初颇为狼狈。不过,当科尔蒂茨将37毫米反坦克炮拉上来后,抵抗被压制。

9时左右,科尔蒂茨赶到了威廉姆斯桥南端。他发现,先期到达的德国伞兵只是控制了桥南端和江心岛,并在桥北端占据了一座建筑(荷兰生命保险公司大楼),却没能完全控制桥梁。荷军正在攻打这座建筑。

由于这座“保险大楼”是可以俯瞰周边的制高点,夏鲁派出了部分荷兰海军陆战队展开攻击。虽然荷军占有人数优势,但缺乏有效攻坚手段,难以取得切实进展。

荷军海空联合反击

此时,荷军1艘炮艇和1艘鱼雷艇驶入市区河道,开始炮击被德军占据的江心岛。德军利用37毫米反坦克炮、80毫米迫击炮和步兵炮、重机枪猛烈反击,反而压制了荷兰炮艇。荷兰鱼雷艇也很快被德军炮火击伤,不得不退出战斗。

这天夜里,夏鲁上校开始把更多的部队派往河岸方向,但由于不同街区的市民不断报告“发现德国伞兵”,他不得不分兵到城市的不同地区,无法对保险大楼实施总攻。

天亮后,荷兰空军赶来参战。10时30分,2架“福克”T-V中型轰炸机开始对威廉姆斯桥投弹,但未命中。下午又有3架战斗机和2架轰炸机企图炸毁大桥,却遭到德国空军战斗机的拦截。

荷兰飞行员不顾敌人势大,勇敢迎战,可惜投下的炸弹都没能炸中大桥。最终,3架荷兰飞机被击落,德军损失5架Bf110。弱小的荷兰空军已经难以为继,这也是他们在鹿特丹的最后一次露面。

未落实的最后通牒

德军将领斯图登特此时焦急了起来,他麾下的500多名伞兵始终无法控制鹿特丹城区,只能等待德军地面部队推进到这里。另一方面,荷兰人也知道德军大部队很快就会赶到,在13日又加大了攻击力度。

荷兰海军陆战队德拉贝上校接受的命令是:一定要拿下保险大楼!他挑选了200余名精锐士兵,配备6门迫击炮,而且得到了2辆M39装甲车和105毫米火炮的支援。

荷军的攻击行动在清晨展开,但一开始就遭到桥南德军的火力压制,2辆装甲车很快被击毁1辆,另一辆不得不退回出发位置。

德拉贝的手下浴血奋战,楼内德军也大量伤亡。正当楼内德军减少到20余人,且弹药也即将耗尽时,荷军却因伤亡超乎预计而后撤。

下午,第一辆德军坦克出现了!这是德军第39装甲军麾下的第9装甲师前锋。不过,德军坦克部队的指挥官施密特将军选择“谨慎行事”。他决定先要求抵抗者投降,如果对方拒绝,他就在14日发起全面进攻,而进攻的前提是先由空军对荷军阵地实施精确打击。他估算需要25架“斯图卡”轰炸机,便将这一请求提交上级,很快得到批准。

14日清晨,施密特的3名代表走过威廉姆斯桥,将一份用荷兰语写成的最后通牒交给夏鲁上校:“如果不停止抵抗,德军将摧毁全城。”夏鲁报告了荷军总司令部,稍后得到指示——鉴于荷军损失惨重,女王和政府要员已在前一天撤往英国,陆军总司令部可以接受在鹿特丹停火,但德军必须提交正式文件,上面要标明指挥官的姓名和军衔。

中午,夏鲁派副官贝克上尉,向德国人传递了这一信息。于是施密特和翻译起草了一份正式文件,规定的最后答复时间是16时20分。

“烈火焚城”的悲剧

可是,就在科尔蒂茨陪同贝克踏上桥面时,空中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德军轰炸机群来了!那不是25架“斯图卡”,而是81架He111轰炸机!原来,希特勒要求“迅速粉碎抵抗”,戈林修改了空袭方案。

13时20分,首批54架He111率先抵达。施密特看着友军飞机大惊失色,立即尝试通过无线电要求中止轰炸,却没有成功。江心岛上的德军也惊恐万状,打出信号弹,示意不要投弹。但前3架He111依旧投下了炸弹,随后的几架He111看到了信号弹,转向飞离。

当德军轰炸机主力到场时,前期投弹导致的烟雾遮蔽了地面的一切,包括地面德军发射的信号弹。于是,德军轰炸机陆续开始投弹……它们投下了1150枚50千克炸弹和158枚250千克炸弹,城区内25000幢建筑在烈火浓烟中化为乌有,近千人身亡,8万多人无家可归。

18时,德军开始向燃烧的鹿特丹市中心推进。在此情况下,荷军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在当晚举行的投降谈判中,夏鲁上校派副官贝克上尉出席,他本人则拒绝和“背信弃义”的德国人再做任何交谈。

德国将军被打中了

在象征性的停火谈判阶段,侵略者遭受了意外的打击:当时一批荷兰士兵按要求在城市广场集合,一支路过的德军“感到莫名惶恐”,突然向荷军开枪。正在附近楼里主持谈判的斯图登特到窗边查看,却被流弹打中头部。最终,一名荷兰外科医生救了他的命。德国人声称将军受伤是“荷兰士兵的暴行”,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一颗德国子弹。14日晚,荷军司令部宣布停止抵抗,结束了这场以弱敌强的战斗。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