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日本海军也对清朝北洋水师实现了军备反超。中国军队被迫在陆海双重落伍的基础上,与一个初步实现近代化的国家,进行一场残酷的沙场较量。
当甲午战争爆发时,中日双方实际上是处在一个非常不对称的位置上。
日本已经完成了兵役制度改革,并在国内建设了完备的铁路网。到1893年,日本拥有2039英里铁路,到1903年更计划增加到4494英里。相比之下,大清国的400多公里铁路,就可怜得很了。
此时,日本海军也对清朝北洋水师实现了军备反超。中国军队被迫在陆海双重落伍的基础上,与一个初步实现近代化的国家,进行一场残酷的沙场较量。
光靠两条腿打不赢一场仗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是环渤海湾的巨大弧形地带。处于外线作战状态的清军,由于缺乏战略性铁路网,被迫以徒步行军和骡马机动,来对抗日本的蒸汽船队海上机动。
而日军则充分利用了这个机动性的巨大落差。
1894年9月的平壤会战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经鸭绿江攻入中国境内,一路从海上直接进攻大连、旅顺,通过两栖攻击,逼迫北洋水师南逃威海卫。在夺取了北洋水师旅顺军港后,再向南追击,日海军从威海卫军港正面封堵住北洋水师的外逃出路,同时在荣成湾再次进行大规模的两栖登陆,陆军横越山东半岛,从背后攻取威海卫军港。
而清政府却再次误判了日军的主攻方向,在天津至奉天一线置精兵220营,共十万余人,另有8营在驰援途中。在日军即将进攻的山东,则仅有不到41营的两万余人兵力,其中16个营负责从威海到烟台90公里漫长战线的防御,又有14个营为全无战斗力的新募兵。在日军即将登陆的荣成湾,仅5个河防营1400名守军,同样全无战斗力,使用的主要还是冷兵器。在重镇海卫,竟只有10营士兵。
不难想象,日军登陆之顺利,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越野赛,缺乏环绕渤海湾铁路网支持的清廷,根本来不及将大海另一边的陆军快速运到山东。
结果,直到1895年2月威海卫失守,大清援军依然在远离前线的途中艰难跋涉。
甲午战争的胜败,是中日双方国家层面对于世界大势认识和对策正确与否的试金石,更是双方军事变革成败的铁证。
战场失败其实是国策失败
今日回顾历史,客观地讲,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彻底错过了海权时代。由于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中国缺少蒸汽机等强大的新动力,无法发挥世界储煤大国的潜在优势。等到晚清权贵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急忙购买枪炮军舰的时候,中国虽然抓住了海权时代的尾巴,却又没有看到,世界军事正在进入“新陆权时代”:由铁路、火车和电报构成的陆地机动力量,再次让海权退居次席。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当时中国不是以举国之财力购买军舰,而是将此财力及人力用于发展铁路、火车、地面火炮和机关枪,则日本纵有军队登陆,又岂能在中国大陆逞能?
由于国家财力全部系于北洋水师,整个清军的陆地机动能力难以提高,火器水平严重落后,使得日军登陆后,清军在自己的土地上竟不能占据兵力和火力优势。
可以说,甲午战争是中国不懂海军,也忽视铁路带来的新陆权变革,因此错过新陆军革命所受到的必然惩罚。近代中国军队与世界大国军队的技术差距,从此越拉越大,而新的历史机遇,仍在不断错失之中。
从更深层次上说,甲午战争是一次海陆联合作战,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是双方统治者对于世界军事大势、进而对于国家经济、政治建设指导思想的不同把握。
国家的建设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经济是国家建设核心,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工业的核心又是技术,技术又主要是由军事装备拉动的。
日本从一开始,就定下“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及“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四方”的国策,不仅把国家的改革开放,看做工业、经济、政治、军事的系统工程,还确立了远大的国家目标。
而清朝只是把洋务运动局限在经济改革的范畴内,试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官员都被眼前的小利迷住了双眼,小民更被眼花缭乱的现状所迷惑,举国陷入“上下交征利”、官府抢劫百姓的经济发展模式。一边是国家不断丧失国土和权益,一边却是官府对老百姓的经济掠夺,形成官僚垄断资本集团,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对内维稳遂成为军队的主要使命。
于是,世界军事形势的转折性变化,就不再有人关注,清朝的军事变革,就此成为一场没有方向的行军,最终的失败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