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嘎隆拉隧道,笔者驱车沿着雅鲁藏布江蜿蜒而行。凭窗望去,雅鲁藏布江汹涌奔流,群山巍巍矗立、像一道道厚重的屏障,雄峙雪域边关。
“这些大山和河谷,韦炳文徒步走过许多次……”林芝军分区的同志们指点着雪山峡谷,钦佩讲述。
当我们走进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的墨脱县时,韦炳文19年坚守墨脱边防的军旅之路,渐渐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仰望那些遍布韦炳文足迹的高山,我们相信,那就是韦炳文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那就是共和国边关卫士守望和平的挺拔脊梁!
锻造铁门闩
从懵懂少年到巡逻尖兵,19年的艰苦磨砺,
让他在超越自我中领悟了边防军人的真谛
关门要用铁门闩,因为铁门闩坚固耐用,门才关得稳、关得牢,边防军人就是祖国大门的铁门闩。
但,韦炳文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好“门闩”。
1995年12月,林芝军分区教导队,迎来了一群身着崭新军装的广西新兵。面对教导队光荣榜上一张张飒爽的英雄照片,一位新战士的眸子中闪烁着仰慕。凝视“英雄榜”,这个新兵冒了一句:“我也会上去的!”
新兵连长一愣:“你叫什么名字?”“韦炳文。”“从哪儿入伍?”“广西!”“像革命老区的兵,好好干!”连长赞许中含着鼓励。
当晚,韦炳文给自己制订了目标:“射击、投弹、体能、队列……达到优秀成绩。”
真正的蓝图远非纸上能画出。半个月后考核,向后转,韦炳文一屁股坐在地上;俯卧撑,趴在地上起不来……韦炳文考核不及格。心比天高的韦炳文哭了。排长说了一句:“自古广西狼兵甲天下,如今广西孬兵哭天下也!”话粗理不粗,排长的话无疑起了鼓励作用。
向后转,在头上顶装满水的口缸,衣领上别大头针;俯卧撑,睡前坚持做一百……韦炳文的犟劲上来了。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韦炳文的成绩全优,他的照片果真上了连队的军事训练标兵榜。
命运即选择。“选好目标铺好路,走好人生每一步”,不断给自己树立标杆,在艰苦的磨砺中一步步超越自己,就是韦炳文的选择。
风景如画的瑶族村寨没有迷离他的双眼。1995年6月,新训结束分配时,他主动填写了到墨脱边防工作的《志愿书》。
韦炳文向往墨脱,因为他忘不了新兵连指导员讲述的墨脱故事:那里有“墨脱戍边模范营”、有被印度蚕食的大片领土、还有那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有神秘壮美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让我也成为墨脱边防线上的一块砖瓦吧。”新训结束如愿进墨脱的韦炳文显得有些激动。
当墨脱军人,首先要有一双铁脚板。1996年6月,在徒步翻越多雄拉进墨脱的路上,就被“老墨脱”甩在后面好远。第一次跑丛林越野,直接摔进了灌木丛。本领的差距和一心要在墨脱建立功业的决心,让他毫不犹豫的向体能极限发起冲击。他苦练武装越野、高寒山地500米障碍、俯卧撑等基础体能。俯卧撑别人做100个,他做200个,负重25公斤丛林越野,别人跑一趟,他加穿一件4公斤的沙背心跑两趟,实在难以支撑时,就拿出风油精涂抹在太阳穴上,刺激刺激,继续顶下去。一年下来,他跑坏了10双作训靴,腰部经常被磨得血肉模糊,但墨脱路上“飞毛腿”的雅号只属于他。
扎(木)-墨(脱)公路未通车之前,进出墨脱的道路因为艰险,被称为“墨脱生死路”。然而,从墨脱县城通往某巡逻点位的路,在不到100公里的直线距离上,2次在海拔500米至5000米的地区上下起伏,道路直上直下,几乎是沿着地理等高线在攀爬。这里就是娘姆措地区,以前偶尔有不怕死的探险家走进这里,再也没有出来,娘姆措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叹息丛林”。然而,穿越这里的两条巡逻路是韦炳文带领2名战士勘察并开辟出来的。
只有韦炳文自己才知道,2005年4月29日至10月1日,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勘察开辟这两条新巡逻道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极限生死考验。
雪崩曾把他掩埋,塌方曾把他围困,泥石流曾将他冲下山崖,蚂蟥、毒蚊曾把他全身叮烂……5个月里,这般死里逃生韦炳文经历了不下30次,然而,命运之神似乎垂青勇敢者——无论雪再大、雨再猛,道路再艰险,丛林再恐怖,韦炳文总能一次次幸运地从死亡的夹缝中穿越而过……
韦炳文明白了一个道理:超越了自我、经历了生死,这世上没有吃不下的苦、没有承受不了的负担。
铁门闩,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吻合的闩好门。那艰苦卓绝的5个月,将韦炳文身上的“毛刺”、“铁锈”统统磨掉了,已变得光亮入砥,已经完全符合了国门铁门闩的要求。
敢当擎天柱
从巡逻王到指挥军官,戍边人的责任担当,
让他一次又一次选择站排头
2011年7月26日,一支印军非法侵入我娘姆措扎布拉附近地域,与我墨脱县墨脱镇亚东村9名边民遭遇。印军强行搜身、殴打我边民,并拆除我边防部队搭建的设施。接到情况后,时任墨脱县人武部参谋的韦炳文二话没说,立即带领民兵第一个赶到了这一地区。反复地搜集查看了印军侵犯证据后,主动担当起了这一地区的管控任务。
其实,这已经不是韦炳文在紧要关头第一次当“出头鸟”了。
危险科目训练,他总是以自身模范行动作为无声号令。2008年6月,驻墨脱部队首次开展机降到滑训练,这个科目是模拟从直升机上垂下的绳子上头朝下滑下,训练稍有不慎,就会摔成脑震荡。训练时腰上拴一条绳子,再借助另外一条绳子倒着从8米高空滑下,用手接触地面后一个翻滚卧倒隐蔽。刚开始,不少战士心里发怵。他首先上去做示范,滑下、触底、翻滚、卧倒一气呵成,一连三次,他都镇定自若完成,大家的训练信心一下子鼓了起来,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2007年冬天,林芝军分区准备开展边防部队冬季野外生存训练试点。这是一项从未开展过的训练,所有连队都在观望的时候。
韦炳文又一次站了出来。
“我们可以选择训练的天候与时机,但我们不一定能选择战争的天候与时机。”刚当指导员不久的他,就把冬季野外生存训练提上训练日程。
那年11月,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他带着连队向着墨脱无人区的“叹息丛林”进发了。一个星期后,官兵随身携带的给养消耗殆尽,体力和耐力也消耗殆尽。
战士谢桂军栽倒在雪地里,沮丧地说:“就让我死在这里算了,我再也走不动了。”
“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决不能让一个人落下!”韦炳文声嘶力竭。
15天后,跨越了生死考验,经历了无畏探索的勇士们终于走出了这片“叹息丛林”。
2008年拉萨“3.14”事件后,墨脱管边控边任务空前繁重。
他又主动挑起了墨脱部队的反恐维稳执勤科目的训练任务。从未抓过反恐维稳训练的他,一边对照教程领悟,一边带着大家一起练。为练好抓捕动作训练,他将抓捕分解为出手时机、制服技巧、快速捆绑、押解上车4个步骤,逐人过关,捆绑就练1000多次,背包绳就捆断了20多条;为了达到人枪合一的效果,他要求步枪射击训练所有科目均采取无依托据枪,每个人都在枪管上挂装满沙子的水壶,每人每天据枪训练都在10小时以上。有的战士不理解。他说:“每一个简单的动作,只有精益求精练成绝招,战时才能成为制敌的高招。”他认真研究俄罗斯阿尔法、以色列野小子等外军特种部队训法战法成果,收集整理了15余万字的资料、300余分钟的视频,写了5万多字的心得体会,总结探索了“刺客”狙击、“高原雪地”生存等6种新的训法战法。靠着这股认真劲,他在墨脱训出了一支反恐维稳尖兵,并带领他们圆满完成了墨脱的维稳任务,被林芝地区评为维稳控边先进单位、其本人被西藏军区评为爱军精武标兵。
2010年3月,他任指导员满3年,上级考虑他的实际情况,将他调到军分区机关任职,可他依然牵挂着边防。1年后,他主动申请又到了墨脱,不过这一次是在墨脱县人武部任职。
谁说到了人武部不想再进步?韦炳文再一次行动了。首先没有了兵,他就主动申请,积极协调,组织县里的应急民兵分队开展巡逻训练。对韦炳文而言,民兵工作是全新的领域,为此他认真研究德国在二战时的民兵动员体制机制和管理训练方法。
2012年,他研究美军海豹突击队和俄罗斯阿尔法的行动时,发现他们那些队员大都是狙击、爆破、通信、武器、格斗等方面的专家,每一个人都有一招“必杀技”,在行动中,这些“必杀技”配合默契,使得每一次行动几乎无懈可击。受其启发,他结合应急民兵连骨干平时工作实际,他在应急民兵连推行“专家训练法”,根据每一个民兵骨干的训练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情况,量身制定了训练计划,突出一个项目专攻精练,让人人都练出“绝活”、练出“必杀技”。
19年来,他牢记神圣使命,扎根墨脱边防,其足迹遍布墨脱的所有边防哨所和乡(镇)、村(寨),行程超过9万里,新开辟巡逻道路2条,成功探索出30多种野外生存技能,创新了3项民兵训法,填补了冬季组织部队在“生死墨脱路”上紧急机动、15昼夜反渗透管边控边等12项高原军事纪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守边防、激情干事业”的铮铮誓言。
守望和平盾
从初中文化到“孤岛”专家,爱党报国的志向,
坚定了他前行的步伐
韦炳文的个人军事技能在林芝军分区部队是有口皆碑的。论武装越野,没有人比得过他的耐力;论枪法,他的硬功夫令人折服;论臂力,举石锁、掰手腕打遍墨脱无敌手。有一次,驻墨脱部队组织爱军精武比武竞赛,在山岳丛林地5公里越野中,时任教导员普金承一骑绝尘,韦炳文说一声“看我的”,发力直追,领先普金承200米到达终点。墨脱的各种武器,他都能熟练操作,无论分解结合、维修,他都能挥洒自如。
但韦炳文并不满足于此。他首先想到了要真正了解墨脱,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巡逻任务,作为指挥军官,他想到了更多、更远、更深。利用巡逻闲暇,他开始默默做一项工作:建立“墨脱戍边档案”。
然而,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其难度还是很大的。
为了提高自己的识字水平,他买来《新华字典》,一页一页的硬背,为了掌握地理及气候变化,他买来相关书籍结合墨脱的天气变化和地质特点比对着学习领悟……
为了收集资料,一有到一线巡逻、走村入户宣讲等任务,他都会争着去。韦炳文是墨脱有名的“蚂蟥菜”,只要他出去,必定会遭蚂蟥咬,到底遭多少蚂蟥咬过,他记不得,只他左脚小腿上能够数的伤疤就有28处。19年来,他踏遍了墨脱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行程超过10万里,相当于走了四次“贰万五千里长征”。
从墨脱的物藏、气象、地质、河流分布,到历次巡逻执勤、物资补给、武器装备保养,到各个山口的出入道路、村庄的民风民俗,到外国飞机在有关空域的活动情况……一一仔细记录在案。这几年,他还买来数码相机,为“墨脱戍边档案”配了100多幅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饱含着一位戍边人赤子情怀的“墨脱戍边档案”逐渐得到了林芝军分区官兵的追捧。
“前不辱祖宗,后无愧于子孙”。韦炳文撰写的《墨脱部队建设大事纪要》、《墨脱山水概况》、《高寒山地战法在山岳丛林地中的运用》逐渐成了墨脱部队抓训练、搞巡逻的“葵花宝典”。他提议开展的山岳丛林地障碍训练、高寒山地野外生存训练、边防部队阵地训练等训法,在墨脱部队边防巡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确定为林芝边防部队的必训科目。
韦炳文就是这样以一个共和国军人的责任担当,在“孤岛”墨脱铸造着和平盾。
在守卫墨脱期间,他很少回家过春节,但年年春节都有各级领导慰问墨脱。他到墨脱的19年间,就有10多万封书信从全国各地寄往墨脱,虽然这些书信大部分留在了驻林芝地区八一镇的留守处,但他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减少他的后顾之忧,哥哥主动担起了照顾父母的全部责任,他的家乡广西大化县政府优先解决了他儿子入托上学的问题。韦炳文在守卫墨脱的日日夜夜里,无不激荡着祖国的热望和人民的厚爱。韦炳文说:“没有了祖国,我们将什么也不是,在墨脱我们将一天也呆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