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集中兵力,出动5万余人,由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野副昌德少将统一指挥,对南满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发起凶猛而持续的攻击。这场跨越3个年份的战役,又被日军称作三省联合大讨伐或“东南部肃正作战”。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活动的南满地区,位于长白山脉南段,即伪通化、吉林、间岛省境内的山区。此处山势险峻,在这里指挥对日作战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颇富盛名的将领、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
日军眼中,可“一骑破千”
640.webp (10)
杨靖宇是一个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悉的名字,“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代名词。他是抗联中无论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极有经验的优秀将领,也是中日双方公认的游击战大师。
但实际上,杨靖宇将军的直属部队兵力并不是很多,他身边的部队,通常只不过千人上下。既然如此,他为何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影响如此之大呢?
如果看杨靖宇部队的活动区域,大约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与其他部队寻求生存和发展不同,杨靖宇的一路军之存在,在抗日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第一路军活动的南满游击区位于伪满洲国东边道地区,核心区域位于由沈阳、长春、丹东、图们4座城市组成的四边形中央,这正是关东军和伪满洲国的关键要地。这里向南可切断沈阳与丹东之间的安奉铁路,向北可切断长春到图们的京图线,严重威胁着日控朝鲜与伪满之间的交通线。
因此,这支部队是钉在日本本土与关东军之间咽喉要道上的一根钉子。如果能够坚持到大反攻时刻,杨靖宇的抗联一路军完全可以成为切割日本关东军退路的关键棋子。
谁的咽喉上钉一根钉子也不会好受。日军因此不断调动兵力,对杨靖宇部队反复发动攻击。正是由于这一地区是敌军密集活动的区域,杨靖宇所部针锋相对地采取分散化的布局,来减少后勤压力,增加部队的机动能力,这是杨靖宇身边一直部队不多的重要原因。
但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却堪称游击战的精锐,日军在自己的文献中,称他们的战斗力能够达到“一骑破千”。在杨靖宇这位游击战大师的指挥下,这千把人的部队,始终活跃在日军心脏地带,周旋于日军的刀光剑影之间,被日军称为“东边道之癌”。
游击战大师为何陷入重围?
640.webp (11)
那么,一代游击战大师,如何被逼入绝境?
在牺牲前,率领第一路军的杨靖宇遭遇了几个严重打击。
首先是艰苦的环境下,与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孤军苦战,使抗联中一些意志薄弱者信心动摇,相继叛变。日军趁机以“怀柔”手段对待叛徒,使他们为日军所用,并利用他们搜索抗联的密营和物资,一旦发现,便将其焚毁。
其次是周围伪军成分逐渐改变。原来同情抗联的廖弼臣等张学良旧部,被日军新训练的兴安军、江山军等代替。最后,是友军的丧失。
此外,杨靖宇还有一个阴险凶残的对手——野副昌德。
根据日方资料显示,野副昌德在游击区督促日军将几乎所有中国居民都关进了“集团部落”,并将他们变成了劳工,逼迫其挖掘封锁沟,修建公路,将游击区变成一个个网格。采用将居民集中居住和在原始森林中开汽车道的办法,断绝东北抗日联军补给,缩小游击队可以活动的地域。
在小的集团部落中,中国人只允许储备3天的粮食,吃完了再去向大集团部落领取。采取连坐法,“一人通匪,全家杀头”。
为追击杨靖宇,日本消耗国民生产总值1%
然而,即便如此,直到1940年,在活动区域被日益压缩,外线又有几十倍、上百倍的敌人依托铁路、公路网虎视眈眈之时,杨靖宇的部队并未山穷水尽,且经过一段时间休整,正在做大举向日军反攻的准备。但是,日军的攻击切断了杨靖宇与他的主力部队的联系,这是致命打击。
从后来杨靖宇的行军路线来看,所谓他掩护大部队突围的证据并不充分。
正是日军在反复搜捕和伏击杨靖宇的直属部队,迫使其向主力的相反方向退却。因为日军已经判明杨靖宇之所在,且战术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消灭抗日联军的灵魂——杨靖宇!这是比消灭更多的抗联战士还要急切的目标。
从杨靖宇的暴露可以看到,到最后时刻他也并未绝望,还在试图突围,恢复与主力部队的联系,他所需要的只是简单的给养而已。如果不是日军的封锁已经达到极限,杨靖宇也许还能上演一次虎入深山。
据日方记载,从1939年到1940年对杨靖宇进行的追击作战,最终消耗了日本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在这场决战中,杨靖宇身边的部队,最多时也不超过800人。
冰天雪地中,孤身迎战日伪壮烈殉国
在这次大讨伐中,日军做了大量针对性准备,仅是为鉴定抗联人员设立的指纹班,就高达86人。
1940年2月23日下午,断粮多日,已经孤身一人的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日军包围。他最后的两名警卫员在试图购买食物时与敌遭遇牺牲,将军的印章等物落入敌手,日军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多路敌军如恶狼般寻找着他的踪迹,但杨靖宇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多次巧妙甩开敌军的跟踪。
2月22日,保安村的3位村民在野外遇到了杨靖宇。杨靖宇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以能够坚持下去,与大部队会合。不幸的是,这几名村民中的赵廷喜向日军出卖了杨靖宇。
参与此战的日军讨伐队成员益子理雄回忆,他所属的西谷讨伐督索队在23日下午接到汉奸报告,才捕捉到杨靖宇最后的踪迹。他们立即乘汽车到达三道崴子,接着踏没膝的冰雪追击。在日军战场实录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将军)逼近到100米、50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这是杨靖宇将军的最后一战
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抗联叛徒张奚若用机枪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战死的杨靖宇胸部中3弹,臂部中两弹。
尾声
杨靖宇将军战死后,日军一度以为东南满地区的治安可以“彻底明朗化”。然而,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的日军很快发现,事情与他们想象的全不一样。抗联第一路军余部为了给杨靖宇复仇,发起了勇猛的反击之战。
大马鹿沟一战中,一路军全歼日军通化省警政长前田武市率领的讨伐队一百余人。在战斗最后,抗联向日军发出招降号召,日军指挥官前田在自知突围无望的情况下,与部下互刺而死。第二天傍晚增援日军到达,目睹同类被歼灭之景,大多恐惧不已,留下了“眼见此景,忍不住有归国之叹”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