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者描述日军暴行:整夜都在刀刺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6-04-25

幕府山下的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

1937年12月18日夜,南京城破第六天,在日军刺刀驱赶下,5万多名南京居民与放下武器的士兵被从幕府山押解至江边……枪声掩盖着呼喊与呻吟,5万多个生命消失。日军企图以此毁尸灭迹,但中日双方都有人站出来举证,向全人类揭开这桩惊天罪行。扬子晚报记者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第二期,介绍遇难同胞人数最多的草鞋峡丛葬地。

目击者举证粉碎日军“毁尸灭迹”企图

草鞋峡,是指南京幕府山与长江之间,西自上元门、东抵燕子矶之间的一段狭窄地域,全长约10公里。当时草鞋峡是江滩与农田,今天是打造一新的幕燕滨江风光带。而1937年12月18日的夜晚,草鞋峡是人间地狱。

战后参加远东国际法庭审判的法官梅汝璈回忆:“日军在南京最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只怕要数下关草鞋峡的那一次……当时日军将我从南京城内逃出而被拘囚于幕府山的男女老幼共五万七千四百十八人,除少数已被日军饿死或打死者外,全部都以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使饮弹毙命,其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遭乱刀砍戮,事后并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目的也是为了灭迹。”

根据《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一书,实施屠杀时,因腿部受伤躲在老虎山山洞中的南京警察鲁甦目睹了惨状,并在战后向首都地方法院出具证词。屠杀后第二天,鲁甦的山洞中来了二个“血人”,“衣服均被烧焦”,他们在日军扫射时,“佯卧地上,拖尸盖身”得以逃生,他们都指出“尸积如山……(日军)灌以煤油纵火焚烧”的屠杀经过。而日本记者本多胜一通过采访参与草鞋峡屠杀的日军士兵,在《通向南京之路》中描述了整个过程。日军士兵为“彻底处理”,一整夜都在进行刀刺、火烧。最后,“身上被尸油燃烧的油烟熏得乌黑,如痴如呆地回去了,那天像死去了一样睡了一整天。”

多层城堡式纪念碑碑身通体洁白

1985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幕府山下设立“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今天在永济大道西端,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尖塔式的纪念碑,背靠着幕府山光滑陡峭的山石。

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人员胡卓然告诉记者,据《下关文史》第5辑《下关古今》(1996年12月刊)记载,这座纪念碑是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郭发宁、应勤杰两位专家精心设计的。

整座纪念碑“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碑身高达600厘米,为多层城堡式,向上逐层内收,通体洁白,庄严肃穆,象征古城南京。第1层高约350厘米,顶上4角雄踞谯楼4座,精巧玲珑,引人遐想。正面塑有金光闪闪19字碑名。第2层高约150厘米,正面悬塑直径约50厘米的花圈一枚,以寄托全市人民的哀思。第3层,高约100厘米的喇叭式圆锥形尖顶气势雄伟。方形碑座高215厘米,深红色,与同样深红色的大片阶梯式碑基浑为一体,象征鲜血遍地。碑座正面镶嵌青石一块,上刻碑文,简述此地大屠杀的悲惨情景。碑后数米处围以长10余米、高1米余的弧形白色平栏。下撑10根白柱,象征白骨累累。”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