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皮定均在河南省林县与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和太行第七地委领导同志合影。画圈者左为皮定均,右为张力雄。
皮定均(1914—1976),安徽金寨人,开国中将,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是我军著名的英雄虎将。
张力雄,1913年出生,福建上杭人,开国少将,曾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是我军屈指可数的百岁老红军。
1943年,侵华日军在先后“扫荡”豫北和豫西的同时,采用“以华制华”的伎俩,将国民党孙殿英、庞炳勋两个军收编为伪第五方面军和第六方面军,向我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八路军太行军区针锋相对,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命令主力部队开进伪军控制区,坚决打击敌人,解放豫北人民,建立地方政权,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时任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张力雄奉命创建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这是他俩第一次搭档共事,并从此成为生死之交。
鏖战太行 战友情深
1943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对侵占河南林县县城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发动攻势,解放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的广大地区。林南战役结束后,成立了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和太行第七地委,辖区包括林县、辉县、获嘉、安阳、汤阴、淇县、汲县、滑县。为贯彻精兵简政原则,太行军区第七分区的领导只有司令员皮定均、政委高扬(兼地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张力雄3人。这一年,皮定均29岁,张力雄30岁。共同的理想,相似的经历,使他们在工作中迅速形成了合力。
太行军区第七分区成立后,始终坚持把对敌斗争摆在第一位,与日、伪军展开了“蚕食”与反“蚕食”的激烈斗争。智取林县县城,是皮定均和张力雄指挥的经典战例。
林县驻有日军1个中队和伪军3个加强团,城外的堑壕深9尺、宽8丈,城墙高10丈,城墙四周修筑了炮楼。在缺乏重武器和攻坚经验的情况下,皮定均和张力雄反复研究,决定智取林县县城。他们大造八路军主力要攻打林县的舆论,组织部队大张旗鼓地开展攻城训练。在活捉了敌参谋长李大用后,采用蒋干盗书之计,让李大用误认为八路军要调20个团攻打林县县城,并故意让他连夜逃回林县送消息。城里的日、伪军听了李大用的报告后,胆战心惊,决定留下1个团守城,其余部队在黄昏时突围。我军趁敌突围之机,向县城发起猛烈攻击,以少量兵力佯动追击突围之敌,主力一举突入东门,全歼守敌。逃窜的敌人也遭到我地方武装的阻击,损失近半。
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皮定均与张力雄组织指挥大小战斗300余次,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蚕食”、“扫荡”和破坏,成功创建了有数10万人口的豫北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在残酷的战斗中,皮定均和张力雄彼此尊重,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4年9月,皮定均调任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员,奉命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分别之际,皮定均要把唯一的一部电话机送给张力雄。张力雄知道皮定均指挥作战离不开电话机,坚决不要。皮定均便以一架德国望远镜相赠,这件珍贵的礼物被张力雄一直珍藏。
1945年初,张力雄调任河南军区第6支队政委,皮定均担任第1支队司令员,两人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同年初夏,河南军区发起伏牛山战役,皮定均任前指司令员,张力雄任政委,他俩率领第35团和第37团直插伏牛山西段九道梁,先歼灭傅店之敌,再杀回马枪,消灭龟缩在车村之敌,最后攻打背子街。背子街是一个大土围子,四周都是明碉暗堡,工事构筑坚固。战斗打响后,第37团首先在城西打开一个缺口,紧接着第35团也从东面攻入城内。皮定均和张力雄不顾危险,冒着密集弹雨,跟随突击队冲上围墙就近指挥战斗。只用了40多分钟就全歼敌人1个团,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快速歼灭战,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
1945年6月上旬,河南军区发起登封战役,决定组成野战支队,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张力雄任政委,率领3个团先攻打国民党军在豫西的最大据点——大冶镇。国民党军游击司令刘光华、国民党登封县党部书记长崔鼎甫率反动武装1000余人,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抗。我军围攻20余天,仍未攻下。皮定均在战斗中负伤,张力雄再三劝说,他也不愿离开战场。直到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下了命令,皮定均才勉强同意到后方治疗,但没过几天又重返前线。他们找来挖煤工人,挖掘地道,实施爆破,炸开寨墙,终于攻克大冶镇。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守登封县城的日军弃城向临汝、许昌逃跑。伪军趁机逃入登封城。皮定均、张力雄立即率部包围登封县城。战前,皮定均与张力雄在离城墙不到300米处观察地形。突然,“呯”的一声枪响,张力雄仰面倒地。众人大惊,忙赶上前去,仔细一看,只见子弹洞穿张力雄的草帽,人却没有受伤,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8月23日拂晓,皮定均、张力雄指挥各团发起总攻。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俘虏敌2000余人,缴获机枪、步枪1000多支,解放了登封县城。
中原突围 生死离别
1945年10月,八路军第359旅、河南(嵩岳)军区和新四军第5师在桐柏地区会师,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中原军区下辖江汉、鄂东、河南3个军区和第1、第2两个野战纵队。皮定均任第1纵队第1旅旅长,张力雄任第3旅政委,这两个旅都是中原军区的主力,均有7000余人。
1946年6月初,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约22万人将中原军区6万余部队围困在以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100公里、人口仅40多万的狭长地带内。6月中旬,蒋介石调集8个多整编师,组成进攻中原解放区的第一线部队,任命刘峙为总指挥。限于6月22日前完成秘密包围,26日开始围攻,7月1日发起总攻击,“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中原解放军主力。
军情似火。6 月 23 日,中共中央急电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于是,中原军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6月26日兵分两路从西面突围: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等率北路军,经豫南向西突围;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等率南路军,经鄂中向西突围。
会后,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震问张力雄:“张政委,部队能不能突出去?”张力雄回答:“我们一定能够突出重围。”王震高兴地说:“你们旅长、政委有这个决心我就放心了。”
突围前,第1纵队在泼陂河召开会议,决定第1旅作掩护,以保障主力突围时的后侧安全,完成任务后,第1旅自行选择突围方向。皮定均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向王树声发出铿锵誓言:“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这是在敌人重兵压境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和机关安全转移,不得已作出的决定。第1旅要以7000余众,阻击国民党军约22万兵力,其困难可想而知。张力雄深知此役凶多吉少,心中暗暗为老战友和第1旅的安全担忧。会议结束后,大家匆匆走出会场,想到今后不知能否再见,张力雄动情地喊了一声:“皮司令!”两个人对视的瞬间都动了感情,眼含热泪,紧紧拥抱,互相勉励一定要突出重围,并在彼此的笔记本上留言:“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
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战局,皮定均率领第1旅采用疑兵之计,调动国民党军朝着错误的方向进攻,经过连续3天的顽强阻击,终于掩护中原军区主力较为顺利地越过平汉铁路向西突围。皮定均则以第1旅之众和数十倍于己之敌周旋24天,横跨鄂豫皖3省,行程750余公里,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最终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全旅于7月20日到达苏皖解放区,与华中军区部队会师,创造了震撼中外的中原突围成功战例。
中原突围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5年,人民解放军评定军衔时,毛泽东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开国将军中享此殊荣的仅有陈赓与皮定均两个人。
在皮定均率部阻击敌人之际,张力雄率领第3旅随南路军向西突围,先后血战平汉铁路,强渡襄河,经过近一个月的顽强战斗,部队也成功突围,进入武当山区。
两年后,皮定均和张力雄重逢在淮海战场。再次相见时,在谈到中原突围时互相在笔记本上留言一事时,两个人哈哈大笑,这是胜利者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