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日至18日,美军动用第10山地师、第101空中突击师一部兵力和部分特种部队,在多国部队和阿富汗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实施了其历史上战场海拔最高的战斗——“蟒蛇行动”,作战目标是阿富汗东部沙希果德山谷内的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残余人员。
“蟒蛇行动”的起因要从2001年12月说起。当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塔利班武装和“基地”残余势力退守东部山区。12月中旬起,联军展开一系列清剿行动,但由于兵力有限,且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分散藏身于山区,清剿行动成效不大。2002年2月下旬,美军一支特种部队在阿富汗东部加德兹市以南40千米处,突遭“基地”残部伏击,1名士兵阵亡,多人受伤。美军侦察发现,约800名塔利班武装和“基地”残部正在附近的沙希果德山谷集结。
沙希果德山谷周围的群山高达3800米。当时,当地气温在夜间会降到-10℃,甚至还经常下雪。美军没有利用黑夜的掩护,而是在拂晓时进入山谷,因为美军指挥官认为在黑夜里容易从山上跌落。美军高级指挥员则认为稀薄的空气和崎岖的地貌使得火炮运输太困难,超过了“战斗价值”,且希望在72小时内结束战斗。后来的作战经过证明美军指挥官低估了敌人的能力。
2002年3月1日深夜,由克里斯·哈斯中校指挥的第5特种作战大队指挥与控制部队“鲨鱼”小组,连同2支A队,即第5特种作战大队的“得克萨斯14”小组和第3特种作战大队的“眼镜蛇72”小组,约30人,率领380名阿富汗士兵登上多辆战车出发了。
面对联军的搜剿,塔利班武装和“基地”残余人员早已在山谷中的各个制高点上部署了“敢死队员”,依托高地、山洞、地堡等地形进行抵抗。同时还在一些山头上设置观察所,指挥迫击炮打击联军部队。
2日拂晓,在迫击炮弹和火箭弹的精准打击下,联军被阻于山腰,难以前进。直到当天夜晚,阿富汗部队指挥官奇阿·洛丁命令取消进攻,部队退回加德兹。首轮地面进攻以失败告终,美军阵亡1人,阿富汗政府军伤亡40余人。
3月4日,联军千余人与阿政府军一起,再次向沙希果德山谷发起攻击。凌晨3点,2架美军第160特种行动航空团的MH-47直升机从加德兹起飞。但在预定机降地点突遭火箭弹打击,直升机勉强逃离,1名受伤美军掉出机舱,后被武装分子拖走。当美军派出部队搜救时,“基地”分子在美军士兵尸体附近设下埋伏。此后,双方激战,直到20点15分,4架美军直升机在夜幕掩护下将剩余美军撤回。在这场战斗中,美军阵亡7人,11人受伤。
“基地”组织的迫击炮和榴弹炮是“蟒蛇行动”前期导致美军伤亡的主要因素,直到美军摧毁了对方炮击美军直升机降落场的5门榴弹炮。没了榴弹炮的支援,“基地”的迫击炮只能对美军实施短暂压制。美军则不得不求助固定翼飞机和AH-64A武装直升机的近距支援。
AH-64A在空气稀薄地区悬停也有困难,在攻击目标时只能采用“边跑边打”的战法。虽然AH-64A安装了红外干扰装置,可以干扰依靠红外制导的地对空导弹,但大多数“基地”成员使用机枪、榴弹发射器对直升机实施攻击,在敌人的猛烈火力面前AH-64A显得很脆弱。
为加强沙希果德山谷的搜剿力量,美军再次向该地区增派20多架直升机,并调遣300人组成3支地面支援部队增援。同时,阿富汗各武装派别也纷纷派出兵力支援美军。
此后,美军改变战法,采取了先围后剿、逐个歼灭的战法。即首先对山区实施严密封锁、立体合围,建立多层包围圈,尔后在火力支援下,逐个高地、逐个山洞搜剿和占领。
前沿包围圈越来越小,联军与残敌展开近战。敌人以洞穴和地堡为依托,利用每一块石头与联军周旋,联军则将所有工事逐个摧毁,逐步向里推进。最终,联军在地堡中缴获迫击炮、榴弹发射器、步枪及弹药等大批武器,同时还查获一些来自其他国家人员的驾照和护照。
3月18日,美军阿富汗战场最高指挥官弗兰克斯上将正式宣布“蟒蛇行动”结束。
此战共打死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残余人员700余名,俘虏约20人,美军阵亡10余人、几十人受伤,阿富汗政府军约有几百人伤亡,其中美军近半的伤亡就发生在3月4日。虽已过去十一年,但这次行动是否成功还存在很大争议。用美军中央司令部前司令官弗兰克斯的说法,这是“一次绝对性的重大胜利”。但也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这场原计划3天内结束的小规模战斗,后来却持续了17天。虽然凭借强大的火力将敌人压垮,但抓捕“基地”组织领导人的目的并未达成,甚至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逃出山谷。
“蟒蛇”行动的启示是:在世界很多地区,军事技术进步没能战胜大自然。即使拥有精确制导炸弹等先进武器,高山仍然是轻步兵山地部队的战场,且必须为这些轻步兵配备足够的机动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