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的抗日碉堡:民众误以为是日军留下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6-05-11

巍巍紫金山,戚戚望国殇。

当年,30万中国人的鲜血映红了南京的门户要塞紫金山。如今的紫金山满目苍翠,安宁恬静,透过密林间的一座座抗日碉堡,依稀还能感受到当年的血雨腥风。

紫金山共有多少碉堡?由谁构筑?有何历史……为寻找答案,南京炮兵学院退休干部费仲兴一直在实地考察,迄今为止他已经发现74座抗日碉堡,并自费编印了《紫金山的碉堡》抗日资料集。他说,所做的一切只为一个愿望:铭记那段悲壮历史。

结缘,为了历史不被掩埋

2008年,费仲兴搬到位于紫金山脚下的干休所居住。在紫金山爬山时,他发现这一地区散布着为数不少的碉堡,由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甚至一些行人将它们当作垃圾池。后来经过反复查证得知,这些碉堡是当时国民政府为拱卫京畿而修建并在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次,费仲兴在查看一处碉堡时,遇一对母女。小女孩好奇地问他,这个奇怪的建筑是什么?没等费仲兴回答,孩子的母亲说道:“孩子,这些碉堡就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留下的……”

“这么宝贵的抗日战争遗址,不能就这样被遗忘,甚至被曲解。”听到家长的错误讲解,费仲兴难以释怀,他决心要让这些被遗忘的抗日碉堡重见天日。

寻踪,74座抗日碉堡有了“身份证”

这些年来,费仲兴每天清晨7点钟就扛上相机,带着笔记本奔赴紫金山,有时还带着老伴一起,对发现的碉堡进行影像留存,并现地测绘记录。

经过详细调查,费仲兴了解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战乱不断,首都一直受到严重威胁。1934年9月,国民政府下令“在首都防御草案范围内拟订一项修建永久工事的计划,用混凝土构筑一批机枪掩体和观测所。”经3年努力,在南京城内外、江岸地段和东南远郊先后构筑533个永久工事。紫金山碉堡群就是其中一部分,于1936年完工。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守军官兵依托这些工事同侵华日军第16师团殊死搏斗,重创日军。“虽因兵力悬殊和指挥不当而失败,但中国军人的血性却永远值得钦敬。”费仲兴说道。

当年,这些国防工事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秘密施工的。许多工事山高林密,没有现成道路,这也给费仲兴的搜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他通过查阅1937年版的紫金山地图,对已经标注的15个碉堡重新核实定位,走访紫金山原居民,收集蕴藏于碉堡中的战斗故事。最终,一张标注着74个碉堡详细信息的紫金山碉堡图得以成形。

费仲兴关于紫金山碉堡群的调查研究,填补了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并得到南京相关部门的支持。2012年3月,紫金山碉堡群被南京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每座抗日碉堡都铭刻悲壮

每一个布满弹孔的碉堡都是一部抗击侵略者的悲壮史。

费仲兴在实地走访紫金山碉堡群的同时,还跑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第一手日方资料,如中岛今朝吾的《阵中日记》、东史郎的《东史郎日记》等,仔细研究了南京保卫战时期紫金山战场的历史及碉堡群的作用。

最令费仲兴念念不忘的是对西山阵地碉堡的寻找。

在南京保卫战中,西山阵地是保卫紫金山主阵地之一,守军为教导总队步兵第三团,团长李西开。对手是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20联队,联队长为大野宣明大佐。双方摆兵布阵,激战3天,日军付出沉重代价才攻占阵地。第20联队参战官兵在日记里多次提到西山的战斗。上等兵牧原信夫写得尤为详细:从12月9日开始……野炮、重炮也都以西山高地为目标进行射击,先后向阵地倾泻了2000多发炮弹……

日寇的铁蹄终于无情地将阵地和守军将士践踏,几十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被掩埋在植被中。费仲兴先后4次按照历史的记载爬上陡坡,才最终找到了西山阵地6处碉堡遗迹。“这也是对英勇的中国军人的一种告慰吧。”费仲兴说道。

如今,费仲兴已年过七旬,身体不像以前硬朗了。他告诉记者,应该还能找到十几座抗日碉堡,希望有人继续做这件事情。对于已经找到的抗日碉堡,费仲兴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维护,并继续挖掘它们的故事,将它们建成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让更多的中国人在这里重温历史、关心国防。(记者 欧阳浩 特约通讯员 陈 瑜 刘 犇)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