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和战损情况如下:
国军110万人,日军30万
伤亡情况
中国40余万死伤(中方统计)
日本25.7万死伤(中方统计)
苏军100人死伤(中方统计)
战役是战略的具体实施部分,都是有战略目的的,只要达到了战略目的,即可算完成任务。特别是中日这种力量悬殊的战争,国军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达成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第二,日本国力因损耗过巨而开始急剧表面化,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