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决议》(资料图)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金秋,我们一边吟诵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一边沿着奔流不息的汀江前行,仿佛进入了85年前的历史长廊。
走进龙岩市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有这样一块记载烈士事迹的展板,深深烙进了记者的脑海。
郭滴人,原名尚宾,以“点点滴滴为人民”的誓言,改名滴人,1936年11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中共中央称赞他是“中国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
“郭滴人出生于龙岩,是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该博物馆馆长邓泽村介绍,郭滴人擅长教育,用“石灰、泥和水分开时没作用,搅拌成三合土,砌墙建屋非它不可”的形象比喻,启发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从而团结大众。
“人民”二字重千钧。《古田会议决议》在总结我军创建初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职能,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从此,“人民军队”成为党领导下这支军队的根本属性,成为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红色符号”。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廖晓霞饶有兴致地讲起周恩来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件事。
1927年9月,周恩来率南昌起义部队来到龙岩。一天,他忽然听到屋外传来木桶的碰撞声和倒水的哗啦声。原来,几名妇女正在取水,头探到井口里,抓住井绳使劲往上提……见此情景,周恩来对警卫员说:“这样取水,怕有危险吧!”
吃晚饭时,周恩来忽然放下碗,把一只筷子横放在碗沿上,高兴地对警卫员说:“你看这办法如何?”警卫员马上明白过来:“您整天忙着革命大事,这点小事还这样操心!”
“别看这是小事,也是我们革命者的责任啊!”周恩来说。
按照周恩来想出的办法,警卫员找人在水井两边各打一根树桩,树桩顶上横架一根粗大的木头,在木头中间对准井口安上提水滑轮。
群众利益无小事。历史证明,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将人民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也决定着这个政党、这支军队能走多远。
“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古田会议召开之后,在1934年撰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毛泽东对如何关心群众的问题进行了专门梳理,大到分田造屋、架桥铺路,小至柴米油盐,甚至婚姻问题,无微不至。
帮助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在距离古田不远的长汀,至今还流传着毛泽东访贫问苦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毛泽东走进长汀一户黄姓人家,聊起了家常。
“我一家分得了24担谷田,离家近的‘门口田’有4担,大部分沙质土田只能种番薯。”黄大哥说道。
毛泽东说,近田、肥田太少,这不合理!过去分田时,规定“抽多补少”。有的地主、富农留起近田、肥田,劳苦工农分的是远田、瘦田,虽说每人分得的田一样,你们却吃亏了,应该再加上一条,抽肥补瘦!
“毛委员,共产党的政策可以改吗?”黄大哥疑惑不解。
毛泽东说,怎么不能改呢?不符合工农利益的都要改。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我们发现政策有不完善的地方,就要研究修改。第二天,他就主持召开会议提出“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解决分田不均的问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如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描述:1929年华南早春时分,集结在东固山区的这支小小的“穷人队伍”——农民就是这样称呼红军的——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一支军队,但它就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萌芽,20年后它踏遍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抚今追昔,站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前,我们不禁感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永远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本报记者 代 烽 本报特约记者 程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