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称中国宇航员队伍将扩大,将不仅仅招收驾驶员

首页 > 军事新闻 > 军事观察2017-03-06

   军事观察为新闻阅读类程序,它分为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热门航空新闻航天新闻五大板块,它能帮你了解最新最全的军事资讯,最新最热门的军事话题。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今天最新的热点时事军事新闻,希望给以给朋友们一个不一样的视野。

<em>航天专家:中国宇航员队伍要扩大 不止招驾驶员</em>

  据新华社3月4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近期将根据载人航天任务进程情况,安排新的航天员选拔和训练,航天员选拔的种类将增多。

  周建平介绍,未来,中国的空间站将可以支持航天员单个乘组的长期飞行以及多个乘组的接续飞行,航天员的飞行任务比过去要重很多。

  “因此中国航天员的队伍肯定要扩大,要增加选拔航天员的种类。过去都是航天驾驶员,以后还会有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等。”周建平说。

  航天员一般按照任务不同而大致分为,驾驶员(包括指令长)、任务专家与专家航天员等。任务专家主要负责航天器各系统的管理和计划机组成员的活动,进行后勤保障和各种实验,进行太空行走维修和安装航天器或空间站的配件。专家航天员主要负责航天器上的有效载荷和科学实验,他们不只是航天员,更是一些在天上从事科学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与美俄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载人航天上存在着不足,在航天员职责划分上还不是非常明确,飞入太空后的工作不是很多很细,所以基本上中国目前的航天员在太空所从事的是驾驶航天员、载荷专家航天员、任务专家航天员的少量简单的综合工作。

  美俄两国在航天员的分类上还是比较明确的,2006年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太空飞行任务中,就有包括指令长、飞行员与任务专家等职责明确的6位成员参加。

  周建平4日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正在积极研究载人深空探测。目前虽仍处于空间站研制和建设阶段,但是载人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方向,“中国航天界也非常关心这方面事情。”

  我国空间站工程任务已经启动,航天员队伍选拔也就成为关键。

  去年11月,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开展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曾表示,随着空间站工程任务的启动,未来的建造和运营需要中国航天员队伍有一个规模合适的、结构合理的一支航天员队伍。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消息,关于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选拔总体方案,计划在2017年正式启动。

  “我们这次为了满足空间站任务的需要,选拔的范围会扩大,不仅要从空军的飞行员中选拔出航天驾驶员,也要从航空航天相关技术的专业领域中选出工程技术人员,来担当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职责。这个工作目前进展比较顺利。”黄伟芬说。

  新华社报道称,中国有望于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届时将实现航天员长期在空间站驻留,并进行各项科学实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讲述四个“下一步”

  下一步走完“第二步”

  2017年4月,中国将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

  周建平说,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

  “‘天舟一号’已在农历新春后进入发射场,完成总装,即将开展测试工作。‘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正在经历海上运输,待火箭进场后也将进行总装和测试。”周建平说。

  “天舟”与“长七”组成了中国未来空间站的货物运输系统,与载人运输系统“神舟”系列并驾齐驱。“天舟一号”的发射就要验证货运系统的关键功能是否可靠。

  此外,“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约2个月,前者独立飞行约3个月。周建平说,飞行期间还将对货运飞船进行全面验证。

  下一步要跳“双人舞”

  据介绍,“天舟一号”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科学和应用及航天技术等多领域的实(试)验项目。

  空间交会对接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远有2011年“天宫一号(微博)”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近有2016年“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新“太空之吻”。

  “我们会在‘天舟一号’飞行期间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的新方式。”周建平说,已完成的“天神交会”都是追击式,即追踪飞行器从后面向目标飞行器靠近。这次将尝试“绕飞对接”,即追踪飞行器绕到目标飞行器的前面,再调头对接。还将尝试快速交会对接,缩短时间。

  “在飞行次数有限、经费有限的前提下,每次飞行应尽可能多做几次验证,使我们的交会对接技术成熟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周建平说。

  下一步即将“选贤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是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届时将支持单个乘组长期飞行和多个乘组接续飞行,航天员飞行任务肯定比过去要重很多。”周建平对记者说,“航天员队伍肯定要扩大”。

  周建平说,新一批航天员选拔时还将扩充类别,“过去主要是选出航天驾驶员,今后航天员队伍里也包括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他透露,近期就将根据任务进程选拔新的航天员。

  下一步或能“载人深空探测”

  近日“载人登月”、“载人探火”再度成为国际热词。中国将在2017年内择机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当“载人”遇上“探月”,勾起无数人对载人深空探测的向往。

  “中国航天界也非常关心这方面事情。”周建平说,目前虽仍处于空间站研制和建设阶段,但是载人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方向,“我们也在积极研究”。

  周建平认为,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国航天基础技术和研发能力已全面提高,具备开展载人深空探测工程研制的基本条件:“我们也会利用建造空间站的机会,为深空探测积累技术、打好技术基础。”

  >>>相关阅读

  12月28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值得庆祝的不仅包括高景一号作为我国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升空,同时这次发射还是2016年中国航天的第22次发射,由此,中国今年在航天发射次数上追平美国,并列世界第一。《环球时报》记者28日还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今年中国的航天发射将达到24次,即将创造一个新的历史纪录。

  据介绍,这次发射的“高景一号01组”包括2颗0.5米分辨率的光学小卫星,这也是我国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负责研制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敏说,“0.5米级分辨率,就可以在太空分辨出地面上普通轿车和旅行车”。他介绍说,中国高分辨率商业遥感数据特别是0.5米级商业遥感数据,几乎全被国外垄断,而高景一号如果投入使用,有望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事实上,这次发射还只是中国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开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启动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项目由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雷达卫星以及若干颗视频、高光谱等微小卫星组成。2017年,高景一号02组两颗卫星也将入轨。届时,首批4颗卫星完成组网,将实现全球任何地点一天重访一次;待“16+4+4+X”完整星座组网后,可实现小时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

  更为中国人熟悉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是“高分”系列卫星,其中高分二号的分辨率达到亚米级别。高景一号与高分系列卫星是什么关系呢?负责高景一号数据分发的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丽萍介绍说,高分系列卫星作为国家科技项目,更偏技术探索和应用,而高景一号的服务模式将区别于我国以往的民用遥感卫星,采用市场化的纯商业运营方式,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在国防科工局28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评选中,《环球时报》记者还注意到,其中一条新闻是“中国航天年发射次数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相关报道称,“2016年中国航天年发射次数将达24次,再创历史新高,跃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次数不断增加,与美俄基本相当。中国航天在2015年共进行了19次发射,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26次)和美国(20次)。而今年的航天发射不仅将在次数上首次超过美国,而且其中还包括诸多重量级航天发射任务,例如新一代长征五号大型火箭、长征七号中型火箭的成功首飞,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高分三号卫星以及量子通信实验等空间科学卫星的顺利升空等。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