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联合演习各国互相借鉴和比拼,中国海军在中外联合演习中收获自信

首页 > 军事新闻 > 中国军情2016-08-02

从互不了解到对“一个符号就明白”

2014年5月20日至26日,中俄双方共派出14艘水面舰艇、2艘潜艇、9架固定翼飞机以及2个特战分队和6架舰载直升机,在长江口以东海空域开展锚地防御、联合对海突击、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以及海上实际使用武器等课目演习。

此次演习的一大特点是“联合”,首次将中俄舰艇全部混编,双方“旗舰”分别担任指挥舰,首次组织潜艇和舰机背靠背对抗演练,使得演练的难度空前增加。时任演习联合导演部中方导调组组长的王超介绍说:“‘红方’不知道‘蓝方’兵力的行动,他们把‘红方’引导预设海空域,然后出情况让双方交手。联合导演部的主要职责是控制演习节奏,出情况进行导调,让红蓝双方指挥员来解难题。”

2012年以来,中俄两军已连续4年举行海上联合演习,多次参加联演的王超回忆说:“最初,双方第一个障碍是语言,其次是战术思想不了解,交流起来常常围绕一个问题、一个概念都讨论半天。现在,双方在筹划设计一个战术行动时,甚至都不用翻译,画出一个符号双方一下就能明白。”

“只有舰艇走出去,才有自信走进来!”目前正在美国夏威夷参加“环太平洋-2016”演习的中国参演编队指挥员王社强曾经对本报记者表示,要锻造一支大国海军的特有气质,往往需要百年历练,需要不断地走向大洋经历风浪,更需要不停地对外交流了解世界。

在“环太平洋-2016”演习中,中国派出导弹驱逐舰西安舰、导弹护卫舰衡水舰、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和平方舟”医院船、综合援潜救生船长岛船及3架舰载直升机、1个特战分队、1个潜水分队,共计1200余人,参演兵力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也超出了2014年中国的参演规模。

而在“环太平洋-2014”演习海上演习阶段,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与美国海军“仁慈”号医院船互派医务人员“驻船见学”,即互派3批各6名医务人员到对方的医院船进行为期4天的工作体验,双方人员“一起演练、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全方位感受对方的战地救援组织模式、人道主义灾难救援经验、疑难案例处置方式,甚至是对方的文化传统。

全面对美军人员开放,这是不同寻常的演习经历。“和平方舟”医院船用开放自信的姿态,让对方参加海上医院的所有工作:在没有讲台的诊室,中美医护人员常常围成一个圈,就感兴趣的医学话题你来我往、你问我答;在检伤分类区,中国院长化身太极拳“教练”,洋学生们专注学习不肯漏掉“一招一式”;在水兵餐厅,美方军医与中国官兵一起揉面擀皮包起了包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尽管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我们都是在共同讨论医疗问题,如此深度的开放与合作特别有利于促进我们双方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体系的发展!”“仁慈”号医院船医疗行动部主任蒙塔托说道。

赶上走向深蓝的步伐

2015年夏天,本报记者在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的一次采访中了解到,一次历时半个多月、航程数千海里、囊括几十个课目的演练方案的设想和初步方案,竟然出自一名年轻的“80后”军官任方之手。毕业9年的他先后参加过中外联合军演、远海训练等数十次重大任务,航程累计40000多海里,早已是个“远海通”了。

“我感到特别幸运,正好赶上了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2015年年初参加了中国海军舰艇长访美代表团的任方感慨道,“他们(外军)关注的问题,我们也在研究;我们面临的问题,他们也常常被困扰。面对外国海军的同龄人,我们理应有足够的自信。”

那次舰艇编队海上指挥所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6岁,这些被深蓝海水浸泡透了的年轻官兵,承载着中国海军未来的希望。

“以往我们会把几条舰的骨干凑成一支精干队伍去远航,如今是该谁谁去,每条舰艇都有自信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航!”有着33年军龄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队长卢飞云说,中国海军的转型之路尽管漫长,但在数十次中外演习中已经收获满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