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兵小说全文阅读,犬兵小说剧情简介

首页 > 军事大全 > 小说游戏2016-01-07

内容简介:勿需军装,亦可护体;不用武器,照样杀敌!这是一群特殊的战士——当侵略者的铁蹄踏遍神州大地,它们也同样加入了反法西斯的队伍,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全民抗战的一份子!------------------------------------求收藏、鲜花、贵宾、凸票、盖章……出版或影视改编请联系作者qq:2390901178

楔子

  一九八 九年,暮春,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

  举世闻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二七机车厂改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整个工地人潮涌动,挥汗如雨,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快看,一个人头!”突然,一个声音惊恐地大叫了起来。

  工人们赶紧放下活计围了过去,果然看到地上有一个骷髅,尽管依旧残存着些许黄土,但那白骨嶙嶙的的脑壳、空洞硕大的眼窝以及烂掉鼻梁孔俱已毕露无遗,而其牙齿完整的上腭则宣示着死者去世之时显然正当壮年。

  “喂,你是怎么发现的?”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道。

  “我刚才正在用铁锹挖地基,起初土质还算松软。哪知挖下去半米之后,猛地碰到了一块硬物。我开始还以为是块大石头,没想到却……”那个年轻人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大概经历了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依旧难以掩盖脸上的惶恐和不安,便一边擦着脸上的汗珠,一边语无伦次地说道。

  “嗨,都别看了,赶紧干活去吧——”包工头老宋生怕耽误工期,赶紧走到近前观察了一下,只见那个骷髅的颜色已经发黄,说明死者死亡的时间比较久远。而他长期承包建筑工程,在工地上挖出各个朝代的墓葬也是常有的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不仅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棺椁,甚至连砌筑墓穴所用的青砖也没有发现一块,因此初步判断那人很可能死于意外,便立刻抄起了一把铁锹,将那个骷髅小心翼翼地铲到了一旁,围观的工人也随即散了开去。

  然而,过了不久,各种各样令人惊悚的惊叫声就再次此起彼伏地充斥了整个工地。老宋心中纳闷,正要前去看个究竟,刚才的那个年轻人更加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宋叔,不好啦……我刚才又挖出了一个人头,而旁边的工友也都挖出了不少人头和白骨……”

  “什么?!”老宋登时勃然变色,如此大规模地发现前人的遗骸简直闻所未闻,他知道事关重大,立即果断地吩咐道,“马上停工,保护现场!”

  接着,老宋迅速来到了二七机车厂办公室,会同有关工作人员将情况及时地向上级文物部门进行了汇报。

  翌日,一支考古队开进了二七机车厂改扩建工程工地,通过抢救性发掘,竟然清理出了数以千计散落的遗骸。而一个足以震惊世界的无异于德国法西斯纳粹集中营的杀人场也就此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经过专家考证,二七机车厂改扩建工程工地乃是侵华日军设在丰台长辛店的一个狼狗队。其时这里豢养着数百条狼狗,最多的时候曾达上千条,日军为了将它们训练成为嗜血成性的杀人工具,把很多无辜群众和抗战志士都扔进狗圈,被那些狼狗活活咬死吃掉了,所以老百姓都称之为“吃人狼狗队”。而此次挖掘出的大量遗骸,也就是当年被日军狼狗吃掉的无辜群众和抗战志士的尸骨。

  一九九七年五月,丰台长辛店侵华日军“吃人狼狗队”和延庆岔道“万人坑”、门头沟“王家山惨案”等遗址一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北京市首批八处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暨国耻纪念地。

  第一章 十万火急

  罗阿水于光绪十九年起就成为了大清邮政局的一名邮差,主要负责跑浙江省长兴县下箬寺乡、虹桥镇和李家巷镇一带的线路,前前后后干了近四十年,从大清朝的没落、辛亥革命以及连年的军阀混战,直至如今风起云涌的北伐战争。而他也由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逐渐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这些年兵荒马乱,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府官员也如同割韭菜般的换了一茬又一茬。关于邮政方面的监管亦日渐松懈,后来基本无人过问,甚至连邮件丢失也无人察觉,更无人追究。再加之罗阿水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特别是看到连年打仗、人心惶惶,遂从中琢磨出了一些门道,便投机取巧,每天只是到局子里面点个卯,却把原本应该及时投递的信件和包裹悉数背回家,先将里面夹带的钱物占为己有,然后再付之一炬,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既免去了翻山越岭、奔波跋涉之苦,又按月领到了足额的薪水,还能不时捞些外快,从此只图自己逍遥快活,哪里还管什么天地良心和寻常百姓对“家书抵万金”的翘首以盼?而在此期间,那些被其贻误了学业、生计、前程、亲情甚至造成终生遗憾的各界人士又何止成百上千?!

  但是,就在今天早晨,罗阿水那四平八稳、波澜不兴的“好日子”却似乎即将走到了尽头。当他上班点了卯之后,将邮包装上分拣好的信件和包裹正要返回家,两个月以前刚刚走马上任的长兴县邮政局长曾少琪忽然将他叫进了办公室,一边从抽屉里面取出了一个牛皮纸大信封,一边说道:“老罗,这是一封刚刚从湖州转来的‘特急件’,请你务必于今天上午尽快送达!”

  罗阿水连忙伸手将那个大信封接了过来,只见正面右侧的收信地址为“湖州长兴县下箬寺乡陈塘村”,收信人为“董瀚良”,左下方的发信人则为方方正正的红色印刷体——“中华民国浙江省警官学校”。再翻过来横向一看,但见中间偏右上方的“中华民国邮政邮资已付”长方形邮戳格外显眼,分布于其左侧的圆形收件戳和落地戳亦全部盖齐,而靠近封口处的“特急件”戳和四个“十万火急”手书狂草大字则更是触目心惊。

  在中华民国邮政中,除了司空见惯的普通邮件(平邮)之外,还有一些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信件,根据紧急程度可分为“急件”、“加急件”、“特急件”。其中,“特急件”是指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特别优先传递处理的信件,多为政府紧急公文,一般由各地邮政局长亲自督办。

  作为长兴县邮政局目前仍旧在职的资历最老的从业者,罗阿水当然明白这封信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要说藏匿销毁,即便无故拖延也是要掉脑袋的,因此就立刻背起邮包,一手提着铃铛,一手拎着棍子,急匆匆地出了城门,片刻不停地开始了其自毁信断邮以来的首次投递。

  陈塘村位于长兴县城东侧,与邮政局相隔不过五六里的路程。罗阿水尽管上了年纪,毕竟身板还算硬朗,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便沿着公路径直来到了村南路口。

  正所谓“熟能生巧”,长期的邮差生涯使得罗阿水不仅对自己片区之内所有的村庄和道路都了如指掌,甚至连具体到每一个收信人也基本能够猜个八 九不离十。但今天信封上的那个收信人的名字却非常陌生,一开始他模模糊糊的还有印象,到现在竟然连姓氏也想不起来了,这在过去简直是绝无仅有之事。

  “看来我真的是老了!”罗阿水叹了一口气,以为大多是年迈健忘、记忆力衰退之故,只得停下脚步,将那封信又从邮包里面取出来仔细地看了一遍。

  “董瀚良……”不错,这个名字以前的确没有听说过,罗阿水一边念叨着,一边在脑海中将陈塘村的几个姓董的从头捋了一遍,却均没有叫做“董瀚良”之人。

  “中华民国浙江省警官学校。”罗阿水又把目光定格在了那封信的发信人上。关于这个学校,他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当然,从该校冠以“中华民国”的前缀来看,必定也是刚刚开办不久。

  陈塘村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与外界的联系也比较少,平时来往的书信一个月最多也就三五封,所以罗阿水对曾经与他打过交道的每家每户的情况都甚是熟悉。不过,毕竟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踏上邮路,随即屈指一算,赫然发现足足三年没有进入陈塘村了,因此也就不以为怪,暗暗猜测很可能是该村的几个自己叫不出名字的半大小子在这段时间长大成人,或许有个叫做“董瀚良”的董家后生好学上进,有幸被“中华民国浙江省警官学校”录取了也说不定呢。

  不过,尽管这样的解释似乎很有道理,但罗阿水仍旧还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说实话,自从干上邮差这一行以来,经过他的双手送达的录取通知书也不知道有多少,但基本都是平邮。而像今天这样不惜动用大量邮政资源,采用“十万火急”的“特急件”,以政府紧急公文方式邮寄的,他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遇到哩。

  时值七月,恰逢稻熟时节。在白光光的日头底下行走了许久,罗阿水早已累得气喘如牛,真恨不得立刻转回家去,首先将包裹和信件里面夹带的财物一股脑儿地取出来,接着将它们全部烧掉,然后再打发老伴儿端上一碟香喷喷的茴香豆儿,舀上一碗自酿的老黄酒,吱吱啦啦地喝上几口凉快凉快。但此次毕竟不同以往,这封由“中华民国浙江省警官学校”寄给“董瀚良”的信件系局长曾少琪亲自督办。倘若再不识时务,则其之前的种种劣行必将大白于天下,因此这一回无论如何也得认真地履行一下自己的职责。

  火辣辣的阳光照得人头晕目眩,罗阿水背负着重重地邮包,浑身上下又酸又痛,汗出如浆,那件缝有“邮”字扣章的米色邮差制服紧紧地贴在后脊梁上,湿湿的,粘粘的,异常难受。而经过刚才的一番苦思冥想,他也始终没有记起那个收信人到底是谁,不由得心中越发烦躁,便将那个大信封又重新塞进了邮包,一边顺着那条通往陈塘村的乡间小路向前走了过去,一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说道:“咳,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管他谁家的后生,人家有名有姓的,只要到村子里面去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不就马上一清二楚了吗?”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