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尘氛犹未息,
请君莫作等闲看。
托名之谜: “讲史”还是“辩护”?
《说倭传》作者署名“兴全洪子弍”,阿英编《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说“兴全洪子弍”即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然而陈书良在此次新版的《说倭传》序言中提及,史籍上没有洪仁优募窃兀∷底髡哂ο低忻
马关条约签订后,全国上下一致反对,朝廷内很多人借此弹劾李鸿章,致使他告假养疴。李鸿章成了朝廷的替罪羊,“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于身无完肤,人皆欲杀”(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为了“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光绪庚子(1900年)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
“所以《说倭传》是持‘谴责’之旨,驭‘讲史’之体,而后得以应运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陈书良说。
上海复旦大学骆玉明先生访日后就本书发表看法:“反映马关和谈艰难过程和李鸿章顽强姿态的《中日和谈纪略》很快流播外界,恐怕与李鸿章本人的某种考虑有关——至少是他那一派人的有意行为。而《说倭传》的作者‘洪兴全’虽不知为何许人,但小说的立场,除了表达甲午战争后国内日益高涨的爱国激情,也有为李鸿章辩护的意图,他多少应与李鸿章一派人有些关系。”
陈书良也认为,这份纪略可能是李鸿章本人出于某种考虑而未传递给上级。或者也可能是他的对立面拖扣没有上呈,就像当时千余名孝廉上书“宜战不宜和”,结果被裕寿田扣压一样。因此他推测,如果原件根本没有呈交,那么条约签订两年后,只有李鸿章集团中人手中才有材料。材料可能是先经过“洪”手,有意漏给民间,后流入日本内阁文库的。
陈书良还介绍,晚清朝廷这样的荒唐事有很多,比如早于此的李秀成自述,面对朝廷追索,曾国藩不就一拖再拖,一删再删,最后隐瞒过半篇幅,呈上一个面目全非的整理稿。
原版《说倭传》的序言也曾闪烁其词地说:“种种实事,若尽将其详而便载之,则国人必以我受敌人之贿,以扬中国之耻。若明知其实,竟舍而不登,则人或以我为畏官吏之势而效金人之缄口。呜呼,然则创说之实不亦戛戛乎其难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