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邓小平为什么不回四川邓小平九到四川为何都不回家乡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4-09-11

十月的大别山虽然还是金秋时节,但是早晚已是寒气袭人,而部队指战员穿的还是夏日的单衣单裤,盖的还是毯子和夹被。刘伯承、邓小平知道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现在要依靠后方来补充供给已是不可能了,于是他们决定部队自己动手缝制冬装。 在全军换装顺利完成后,邓小平来到供给部看望慰问大家。但是他发现供给部部长刘岱峰穿的还是件单衣,一问才知道他把自己的棉衣给了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邓小平被深深感动了,他立即派警卫员取来了自己曾经穿过的一件皮大衣。邓小平亲手将皮大衣送到刘岱峰的手上,和蔼地对他说:“快把这件衣服穿上,一定要注意防寒。”刘岱峰说:“不,首长,这件衣服您留着穿吧。”邓小平摆摆手说:“你穿,这是命令,我有棉衣。”刘岱峰双手捧着皮大衣,眼中噙着泪水说:“谢谢首长!”此后每当穿上这件大衣,刘岱峰都会感到一种异样的温暖。

  真丝衬衣

  邓小平多次穿着它倾听民声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里,还珍藏着邓小平同志穿过的一件短袖衬衣,它是国家二级文物,质地真丝。这件短袖衬衣,很多人也许并不陌生,因为邓小平同志生前多次穿着这件短袖衬衣外出视察,来到人民中间、与群众打成一片,其中有一次就是去四川考察。

  1980年7月,小平同志到四川视察工作。盛夏的川蜀大地,正是烈日炎炎,他就是穿着这件短袖衬衣赴峨眉山参观考察。当时峨眉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了确保小平同志的安全准备封山,小平同志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也是游客,人家也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要因为我来了就把游客挡在外边。” 在四川考察期间,小平同志还参观了成都市郊农村沼气利用情况。

  “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燃料匮乏,困扰民生。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政府千方百计解决成都平原农村燃料问题。1973年以后,开始在农村普遍进行沼气开发利用,推广沼气池及炉具、灯具。7月10日,在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陪同下,当小平同志穿着那件人们熟悉的短袖衬衣、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社员中间时,社员们欢呼起来:“邓副主席来了!邓副主席来了!”邓小平满面笑容,一次次向大家招手问好。他先是参观了生产队的沼气动力房,然后又兴致勃勃地来到社员吴绍清家中参观。

  当看到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柴煤灶改成了沼气灶,厨房里没有堆放柴草、煤炭,也没有了农村厨房常有的烟尘油垢,邓小平高兴地说:“火也变了,锅也变了,干净了,卫生了,沼气把过去的土锅土灶都改掉了。” 每到夏天,邓小平都会穿着它走到人民中去,倾听民声、与民同乐,人民也因此而记住了勤俭节约、平易近人的小平同志。

  生活轶事

  家乡人曾三次邀请小平回广安 他先后9次回川但始终未回老家

  1949年冬天,参加开国大典后的邓小平,和另一位四川老乡刘伯承,率刘邓大军向大西南挺进,以横扫千军之势,肃清了国民党在西南的残余势力。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成为主政大西南的地方大员。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他先后9次回过四川。然而每次来去匆匆,因公务繁忙,他始终没有回广安老家。

  九回四川,他始终没有回广安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