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记者如何写猎杀拉登报告,为何吓得美国媒体纷纷拒绝报道

首页 > 军事新闻 > 军事观察2016-09-12

奥巴马在向公众披露这次突袭时说,在杀死本·拉登后,海豹突击队还“守着他的尸体”。这一声明引来了麻烦。在原先的计划里,本·拉登的死讯要在暗杀后一周多时间里才会公布,而其死因是无人机轰炸,地点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的边境山脉,并且是在DNA测试之后,才能确认本尊。但在奥巴马宣称本·拉登死于海豹突击队之手以后,所有人都想看一看那具尸体。记者们被告知,本·拉登的尸体先是跟海豹突击队一起飞到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一个美国军用机场,然后就直接上了在北阿拉伯海进行日常巡游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所以,在死后没几个钟头,本·拉登就被葬到了海里。在5月2日约翰·布伦南那场记者会上,记者们也只是对葬礼起了疑。他们的问题简短、精准,几乎没得到回答。“他死后被葬在海里的决定是什么时候做的?”“葬礼是同暗杀计划一道制定的?”“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么处理是个好办法?”“约翰,你们在这件事上咨询过穆斯林专家吗?”“有葬礼的录像吗?”在问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奥巴马的新闻发言人杰伊·卡尼前来救场:“让其他人来出下风头吧。”

“我们觉得,要给他一场正统的伊斯兰葬礼,”布伦南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花上这些周折,把他葬到海里。”他说他们咨询了“相关的专家”,而且美国军队绝对有能力“遵照伊斯兰律法”来举办这一葬礼。布伦南未提及在穆斯林律法下,葬礼进行时必须有一名伊玛目(观察者网注:此处指清真寺的祭司)在场,也没有任何信息显示卡尔·文森号上正巧就有一位。

《名利场》(观察者网注:美国一份杂志,内容涉及政治、文化、时尚)上登了一篇重构暗杀本·拉登行动的文章,里面说在到达贾拉拉巴德后,本·拉登的尸体被清洗了一遍,还被拍了照片——作者马克·鲍登曾采访过许多政府高官。他写道,穆斯林葬礼必备的其它程序都在航母上进行:“本·拉登的尸体又被清洗了一遍,然后被裹进一幅白色尸布。一个随军摄影师在日光下拍摄了整个葬礼。时间是5月2日,周一早上。”鲍登这样描述拍下的照片:

一张显示出尸体被包在一卷沉重的裹尸布里;在接下去的一张里,它斜躺在一条滑道上,脚露在船外;再后面的一张,尸体碰到了水面;之后,可以看到尸体刚刚沉入海面,水波正往外扩散。最后一张照片里就只能看见浑圆的涟漪了。奥萨马·本·拉登的皮囊得到了安息。

鲍登措辞谨慎,文中并未提及他是否亲眼看到了这些他描述的照片。他在不久前告诉我,他并没见到照片:“我常常会对自己无法亲自证实某些东西而引以为憾,但接受我采访的人是我所信任的,他说他看到了照片,还做了详细的描述。”鲍登的文章使原本就饱受质疑的所谓海上葬礼越发显得蹊跷。葬礼已经引发了一大波对《情报自由法》的诉求(观察者网注:新闻界为反对政府对新闻的“选择性”发布,常会采取这一途径),但大部分都未得到回应。有人想追踪照片的下落,五角大楼回复说他们检查了所有的影像资料,并未显示葬礼上拍下了任何照片。其它涉及葬礼的要求同样遇挫。——原因要待五角大楼的一项调查后才显豁:有传言说电影《猎杀本·拉登》的制作人得到奥巴马政府的允许,接触到了那些机密文件。五角大楼于2013年6月在网上公布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当中指出,麦克雷文将军已下令从军队的所有电脑里删去同此次行动相关的所有文件,并将备份转移到了中情局。得益于中情局的“豁免权”,这些资料幸免于《情报自由法》的束缚。

麦克雷文此举意味着外人将无法得到卡尔·文森号的非机密航海日志。海军日志神圣不可侵犯,既有记录空中活动,甲板、工程部、医疗室状况的,也有记录作战指挥控制信息的。它们顺次记下了船上日复一日的事件,如果卡尔·文森号上果真有过一场葬礼,那么日志里肯定会有记录。

卡尔·文森号上的海员们绝口不言葬礼。这艘航母在2011年6月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部署,当船在加利福尼亚州科罗纳多基地停驻时,卡尔·文森号突击队指挥官、海军少将塞缪尔·佩雷兹告诉记者,全体船员都收到了指令,不能谈论葬礼。卡尔·文森号船长、海军上校布鲁斯·林德赛对记者说,他无可奉告。卡尔·文森号船员卡梅伦·肖特告诉伊利诺斯州丹维尔市《商业新闻报》,船员们未被告知任何有关葬礼的事情,“他所知道的就是新闻上报道的那些。”这家报纸写道。

五角大楼倒的确给了美联社一堆邮件。当中有封海军少将查尔斯·高埃特的报告,他说仪式遵循了“伊斯兰葬礼的传统步骤”,而船上的水手都被禁止观礼。但他并未提及是谁清洗和包裹了尸体,也没说是哪位阿拉伯人主持了葬礼。

突袭发生后不久,两位特战司令部的资深顾问就告诉我(他们掌握着所有的情报),卡尔·文森号上并未有过葬礼。其中一位对我说,本·拉登的遗体是在运回阿富汗后才被拍下照片并完成鉴定的。他补充道:“中情局到那时才拿到了尸体,然后再放出了卡尔·文森号这个烟幕。”另一位同样认为“并不存在海上葬礼”。他补充说:“猎杀本·拉登是幕政治剧,本意在增加奥巴马的军事威望……海豹突击队本该预见到这种喧哗。这对政客来说简直难以抗拒。本·拉登变作了一份流动资产。”今年早些时候,我又向他提及海上葬礼,他笑道:“怎么,他还没沉下去?”

退休官员说,还有个棘手的状况:一些海豹突击队员对同事和其他人吹牛,说他们用步枪把本·拉登射得粉碎。遗体的剩下部分,包括脑袋在内(头上只有几个子弹窟窿),都被丢进一个运尸袋。而在直升机飞回贾拉拉巴德途中,部分肢体又被扔在了兴都库什山区——反正海豹突击队是这么说的。退休官员说,那时他们还没想到,几小时后奥巴马就把这次行动公之于众了:“如果总统按

原计划行事,就没必要编个葬礼故事了。但原来的说辞告吹了,本·拉登之死又被公布出来,白宫就面临着‘尸体去哪了’的严峻问题。全世界都知道美军在阿伯塔巴德杀死了本·拉登。恐慌之城。接下去怎么办?我们需要一具‘合用的尸体’,因为我们要通过DNA分析来证实本·拉登的身份。想来应该是海军军官想到‘海葬’这个主意的。高明,这下不用尸体了。一场遵循伊斯兰教法的肃穆葬礼。对外公布了葬礼的所有细节,可当记者依据《情报自由法》要求证据时,政府又用‘国家安全’这个借口挡了开去。这可是补救所有拙劣谎言的法宝——即便口说无凭,也能解到燃眉之急。最初根本就没有把尸体运去海上的打算,也不存在什么本·拉登的海上葬礼。”退休官员说要是海豹突击队员一开始的说法可信,那也剩不下多少能抛到海里的尸块了。

这篇谈猎杀本·拉登的调查报告到底说了啥?吓得美国媒体都不敢登

外国网友恶搞:本·拉登的海葬

奥巴马政府的所有谎言、虚假声明和背叛行为无可避免会遭受反弹。“反恐合作中断了四年,”退休官员说,“巴基斯坦政府在过了这么长时间后才同我们重建军事反恐合作——与此同时,恐怖活动在四处兴起……他们认为奥巴马卖了他们。现在他们肯回心转意,不过因为‘伊斯兰国’开始侵入他们的领地,这个威胁无疑更大;何况本·拉登事件已经过去够久,杜拉尼将军这些人也不会再提起话头了。”帕夏将军和卡亚尼将军都已退休,有报道说他们正因在职期间的腐败行为接受调查。

去年12月,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延宕许久的中情局酷刑报告。报告中反复出现中情局官员撒谎的事例,并指出中情局对本·拉登的情报员充其量只了解个大概。再有,中情局实际使用水刑及其它酷刑的时间,要比其声称的时间来得晚。报告发布后,中情局的残忍,水刑及其它令人发指的酷刑:直肠喂食、冰浴、心理战(威胁将强奸或谋杀受审者的家人),都上了世界各个媒体的头条。尽管这份报告使中情局臭名昭著,它仍是实际意义上的赢家。报告的重大发现——即酷刑的使用并未换得情报——已被公众辩论了十多年。另一条重大发现——实际的酷刑比上报给国会的更不人道——则显得荒唐可笑,要知道,这个秘密早就被中情局的前审讯官和退休官员一再地曝了光。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将那些明显违反国际法的刑罚描述为对规则的违反,或者是“不适当的行为”,在某些时候又称其为“管理失误”。报告并未讨论上述行为是否构成了战争罪,也未指出中情局的这些审讯官或者他们的上司应就这些犯罪活动接受调查。这份报告并未对中情局造成什么严重影响。

退休官员告诉我,在面对国会的严厉问责时,中情局的头头们已经修炼成了专家:“他们会编一些可怕但还没到十恶不赦程度的东西出来。给国会一些听起来恐怖的事例。‘天哪,我们居然把食物灌进囚犯的屁股里!’而那些谋杀,那些战争罪行,以及秘密监狱(比如现在仍在迭戈加西亚岛上的那些),委员会是不会被告知的。中情局的目标就是能拖多久是多久,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499页报告的主题就是:中情局有系统地就酷刑的功效问题撒谎(而酷刑旨在得到情报,使美国免于将有的恐怖袭击的威胁)。比如说对所谓“基地”组织关键情报员阿布·艾哈迈德·科威特的追踪,以及通过他,中情局才在2011年上半年发现了本·拉登在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处。——这些都是谎言。在《猎杀本·拉登》播出后,中情局凭借着智慧、耐力和技巧找出科威特一事也成为了传奇。

在追踪科威特事件上,参议院报告一再对中情局情报的质量与可靠性表示怀疑。2005年中情局就追踪本·拉登问题在一份内部报告里提到,“被拘留者并未给出实用的情报,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以下可能性,即他们虚构出某些人物,意在误导我们,或者撇清自己的责任”。一年后的一份中情局电报上说:“我们迄今未能从任何被拘留者口中挖出有关本·拉登下落的有效情报。”参议院报告强调指出中情局的许多官员,包括帕内塔在内,对国会及外界宣称对本·拉登的情报员们使用“加强型审讯方式”(观察者网注:指酷刑)会更为有效,实际上都是夸大其词。

今日的奥巴马已不是2011年春天面临改选的那个奥巴马了。他在伊朗核协议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不顾保守的共和党人反对、决意在国会推动这一协议的达成,都说明了这点。即便如此,美国政治中高层只手遮天的现象仍是惯例,伴同这一现象的还有秘密监狱、无人机攻击、特种部队夜袭、越级行动,再有就是:违令者,出局。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