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 M1903或勃朗宁M1903(又名勃朗宁No.2)是约翰·勃朗宁在1902年设计的半自动手枪,在1903年由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及美国的柯尔特正式生产,发射9 x 20毫米SR Browning Long弹药。
"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这首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中的二马,既是国人口中的马牌撸子--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柯尔特M 1903式7.65mm半自动手枪。
FN 1900式手枪的巨大成功,使约翰·勃朗宁一举成名,此后几年,他的创造不断涌现,1902年他又申请了一项新的手枪专利,即未来的勃朗宁1903式手枪。
此时的柯尔特公司,正处在柯尔特M 1900式手枪失败的阴影之中。本来柯尔特公司与勃朗宁签订生产柯尔特M 1900式手枪的合同是在1896年(足足早于FN 签约一年),但柯尔特公司对于生产这种半自动手枪一直不积极(有一种说法,说柯尔特与勃朗宁签约是为了将其冷藏,以免竞争对手购去后影响自己产品的销路),必竟当时美国的手枪市场是左轮手枪的天下。但FN 1900的巨大成功给了柯尔特公司以极大的刺激,"逼"着他们加快步伐,于FN 1900推出之后不久,也于当年将柯尔特M 1900式 .38半自动手枪推上市场,但先机已失,成绩极不理想,相比FN 1900头3年年产量超过10万支及总产量72万余支的佳绩,柯尔特M 1900式手枪的总产量不到5000支。在柯尔特公司推出M 1900式的 .45口径版本参加美国军方的手枪选型招标失败后,柯尔特M 1900只能无奈停产。但柯尔特公司却从中嗅出半自动手枪的商机,经过调查,柯尔特认为美国市场需要一支小型的半自动手枪(类似FN 1900那样的)。
而恰在这时,勃朗宁注册了他的新专利,柯尔特公司立刻认定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手枪,双方一拍既合,甚至在双方签约之前,柯尔特公司即着手准备工装、设备,建立了生产线。1902年底,双方签订了合同,柯尔特公司立即上下动员,仅仅半年时间,1903年6月,第一批样枪问世,8月,首批量产手枪--柯尔特M 1903式7.65mm半自动手枪上市销售。(柯尔特公司的正式名称是柯尔特M 1903式 .32口径无击锤型半自动手枪,以区别于公司的的另一款手枪:柯尔特M 1903式 .38口径半自动手枪)
由于柯尔特M 1903式手枪是勃朗宁在总结了他以前的几款手枪经验中加以改进提高而设计的,因此在此枪身上有着几项世界之最:其一,是当时最安全的手枪。在世界手枪史上创造性设计了三重保险方式:手动保险、弹匣不到位保险、握把保险。其二,使用最方便的手枪。该枪的分解结合不需任何工具(FN 1900和柯尔特M 1900都需借助工具才能进行分解结合)。两项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支采用握把保险的手枪及第一支采用内藏式击锤的手枪。加之当时美国的机加工水平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因此,柯尔特M 1903式一上市,就以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加工精细、威力适中而一炮走红,在当时的美国枪支市场受到大力追捧,不但民间抢购,美国各州政府也纷纷订货,用以装备本州警察,从而打破了美国警界左轮手枪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在一战爆发前,比利时军方也从柯尔特公司购买了24000余支M 1903式手枪配发军官。1940年,美国军方也开始定购柯尔特M 1903式手枪,将其定义为"将官型手枪",配发给美军高级将领,美军名将如艾森豪威尔、布雷德利、巴顿、李奇薇等,他们的贴身护卫手枪就是柯尔特M 1903。此枪在美军中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M 15式将官型手枪取代。
1908年,柯尔特公司在M 1903式的基础上推出了M 1908式 .38口径半自动手枪,两枪外形相同,M 1908只需更换枪管等少数几个部件,就可转换成M 1903式,反之亦然。但M 1908式的销量却远不如M 1903,产量只相当于M 1903的1/5。
柯尔特M1903和M 1908式手枪都于1945年停产,但利用库存零件的组装生产一直持续到了1953年,两种口径的手枪总产量约70余万支,其中M 1903式的产量为58万余支。
国内有些刊物称柯尔特M 1903是FN 1903的副本,柯尔特是从FN 公司购买的生产权,还有的说勃朗宁为平息两家公司的竞争,一碗水端平,把专利分别售给了两家。这都是错误的说法。柯尔特M 1903和FN 1903虽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但外观一眼就可分辨的两种不同的手枪(FN 1903比柯尔特M 1903长25mm,看上去不太协调,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柯尔特M 1903的专利注册是在美国,而FN 1903的专利注册是在英国,且两公司是分别与勃朗宁签订的专利转让协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两家公司对新手枪的市场定位有所不同。柯尔特公司需要的是一支面向民用市场的小型半自动手枪,使用7.65mm勃朗宁枪弹。而FN 公司需要的是一支面向军队的,使用9mm枪弹的大型军用手枪(因为在推销FN 1900的过程中,有的国家军方认为FN 1900使用的7.65mm勃朗宁枪弹威力不足。)。于是勃朗宁先生面对两种要求,略施小计,一女二嫁,一桌菜请了两桌客,够聪明的吧。
但这次却轮到FN走背运了。由于市场预测错误,加之FN 1903使用的9mm勃朗宁枪弹与欧洲流行的9mm鲁格枪弹不通用,FN 1903的销路一直不畅,到1927年停产时为止(中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而停产了几年),总产量才为58442支,仅相当于柯尔特M 1903的1/10。此外,瑞典也曾生产FN 1903式手枪,瑞典将其命名为M 1907式9mm半自动手枪。
柯尔特M 1903式手枪登陆中国始于上海。当时上海被称为是国际冒险家的乐园,一些美国冒险家来到上海,将其随身带入,后将手枪送(卖)给他们的中国朋友,此枪始为国人所认识。由于柯尔特M 1903手枪的枪身和握把护板上都刻有柯尔特公司的厂标--嘴含标枪的小马,因此国人将其称之为"马牌撸子"。上世纪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向柯尔特公司定购了数千支马牌撸子,用以装备租界警察。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也购买了马牌撸子装备上海警察。1930年,当时的国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海州组建税警总团,因宋是典型的美粉,故税警总团成立之初,轻武器是一水的美械,军官配备的就是马牌撸子。在宋的推荐下,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也向柯尔特公司购买了马牌撸子,用以装备中央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因此,在中国,马牌撸子主要配备于军警两界,社会上流传不多。
本人与马牌撸子也算有缘,当年部队一个作战参谋配的就是马牌撸子,我有机会经常把玩,甫一见面,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枪怎么这么象54呀?(当然这话应该反过来说才对。)看着没击锤,还以为是击针平移式击发呢,等分解开来,才知道这货的击锤是藏在里面的。这是本人接触到的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内藏击锤式手枪。说实在的,这枪一上手,就觉得感觉不一样,手感极好,不愧为是世界名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