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战舰覆没之谜 “世界前八”怎样输给二流日本海军

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2014-10-03

  1894年7月25日,日本军舰在丰岛海域偷袭济远、广乙两艘运兵船,不宣而战,揭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一个多月后的黄海海战中,中国舰队在黄海被日本舰队击败。次年2月,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水师——这支拥有25艘舰船、4000余名官兵的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在威海卫(今威海)全军覆没。

  1894年9月17日,在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的激战中,炮弹用尽且深受重创的“致远”舰为挫灭敌焰而用舰首直冲日舰“吉野”号,但在即将撞上敌舰之时,“致远”舰不幸被敌方鱼雷击中,舰没人亡。2014年7月10日,为纪念120年前的这艘英雄战舰,辽宁省丹东港举行了隆重的“致远”纪念舰安放龙骨仪式。据报道,这艘纪念舰将按“致远”舰原比例复制,并作为即将建造的丹东甲午海战博物馆的一部分,供民众免费参观与凭吊。

  造舰还是买舰 这是个问题

  大清帝国的第一支海军,是首任海关总税务司、英人李泰国买回的六艘炮舰。谁知买回来后,李泰国却企图勾结舰队司令阿思本(英国海军上校)将舰队控制在自己手中,清廷既怒又惧之下,舰队连同李泰国都不要了,六艘炮舰全部在香港拍卖了事。为此,清廷付了126万两银子而只收回56万两不到,其余银子通通打了水漂,算是交了学费。这就是1863年的“阿思本舰队事件”。

  清廷第一支海军就这样夭折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中国人刚刚打开国门,对国际事务不熟悉,难免吃亏上当被蒙骗。之后,恭亲王奕?及曾左李沈等中兴诸臣对建设海军兴趣未减,如曾国藩鼓励徐寿、华蘅芳等试造轮船,然后依次放大;左宗棠更是明白提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在“造还是买”的问题上,左宗棠对“夺彼族之所恃”很有信心,他认为,炮可仿制,那么船也可仿制,“纵令所制不及各国之工,究之慰情胜无。……由钝而巧,由粗而精,尚可期诸异日。”不过话虽如此,开国日浅的前提下,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眼光毕竟有限,福州船政局后来建造的所谓“军舰”,实则已为欧美所淘汰的木壳兵轮,船轻炮少,不堪出战(江南制造总局所造舰艇也是如此)。及至1884年马尾之战,福建水师在法国铁甲舰的横扫下几至全军覆没,损失殆尽。

  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还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触动清廷大搞海军的,是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一向被中华瞧不起的日本买了几艘军舰后,居然也敢侵犯大清帝国,这令清廷上下大为震惊。之后,原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设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以分辖北海、东海、南海三面海域的主张,这就是后来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及广东水师的最初构想;至于福建水师,则负责福建与台湾海域。

  1875年5月,清廷令沈葆祯、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并决定从海关及厘金收入中每年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由二洋分解使用。对此,深知海军建设重要性、迫切性的南洋大臣沈褒桢认为,仅这点经费,一洋尚且不足,何况两洋并举;与其同创同弱,不如先发展北洋水师,等其实力雄厚后,再“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

  之后,李鸿章开始向欧洲抛出大额订单,准备打造一支前所未有的舰队,这就是后来的北洋水师。最初,接单的均为英国船厂,军舰规模并不算大。1879年11月,向英国米切尔船厂订造的“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艘蚊炮船相继回国;两年后,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撞击型巡洋舰“扬威”、“超勇”及另两艘蚊炮船“镇中”、“镇边”也先后回国。在此基础上,北洋水师初具雏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