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照片,毛泽东和毛岸青照片

首页 > 野史传奇 > 皇帝故事2017-02-28

 【毛岸青照片,毛泽东和毛岸青照片】由27军事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

  毛岸青

  毛岸青(1923-2007),是毛泽东与其第一位妻子杨开慧的次子,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捕杀后,毛岸英与毛岸青兄弟被保释出狱,后来寄养在牧师董健吾家中。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省瑞金后,经济资助中断,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流落街头,毛岸青曾被上海警员击伤头部,造成精神病。1936年,兄弟俩被张学良部下李杜带到巴黎,后来再被带到莫斯科,进入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1947年返回中国后,在大连养病。返国后挂阶中校,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1970年育有一子毛新宇。他会说一口地道的俄语。在苏联长期的学习和回国后的工作使他养成了用俄语思维问题的习惯。他在家喜欢下象棋,中国象棋他有时下不过妻子邵华,但国际象棋,他在家里所向披靡,谁也不是对手。毛岸青晚年居于北戴河总参疗养院,2007年3月23日凌晨四时十八分逝世于北京301医院,终年84岁。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折叠童年毛岸青

  毛岸青是毛泽东和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二儿子,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板仓。刚满月的时候,毛泽东奉命离开长沙去上海,准备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多聚少。毛岸青4岁那年秋天,在参加完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后,毛泽东秘密把妻子杨开慧、保姆陈玉英和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送到岳父家——长沙板仓杨宅,奉命去发动秋收起义。直到20年后,毛泽东、毛岸青父子才得以重逢。毛泽东走后的三年,毛岸青是在母亲杨开慧的身边,住在长沙板仓成长的。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捕杀,毛家三兄弟跟随外婆向振熙生活。不久,远在上海的毛泽东来信,让向振熙将孩子送至上海。在周密的安排下,60多岁的向振熙老太太和20多岁的儿媳李崇德扮成走亲戚的样子,领着三兄弟坐火车前往武汉,而后改乘轮船到达上海。到上海后,毛岸青三兄弟被送到中共地下党办的上海大同幼稚园读书,后因上海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解散,毛岸英、毛岸青兄弟被寄养在董健吾家,二人饱受生活艰辛之苦。毛岸英后来回忆那段凄惨生活时说:我除了没偷人东西,没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别的都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睡马路呀,给人拖地板呀,从垃圾箱里找破烂呀,全干了。上海有个外白渡桥,黄包车拉上去很费力,我跟弟弟岸青就在后面帮着推,推上去人家给几个小钱……晚年的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多次和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到工厂、到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岸青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坚持读书、作词、谱曲。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折叠病痛人生更不幸的是,在这一时期,毛岸青由于被人殴打,脑部受到伤害,留下了精神病的毛病,这几乎影响了他一生。1936年,在董健吾为首的上海地下党人的帮助下,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乘东北义勇军司令李杜将军去西欧考察的机会,取道法国,然后抵达苏联。1937年初,两兄弟抵达莫斯科后,先后在莫斯科郊区的莫尼诺国际第二儿童医院和伊

  毛岸青万诺夫城的国际第一儿童医院等地学习。这时,毛泽东已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来了岸英、岸青的照片,毛泽东喜出望外。不久,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书写了一信,托人捎去:“亲爱的岸英、岸青: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也是这一年,在苏联的毛泽东第二任妻子贺子珍和毛岸青兄弟联系上,经常照顾二人。1947年,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但是,脑袋在上海受到的伤害无法根除。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回忆,有一次,在对毛泽东进行健康探视后要离开,毛泽东拿出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大信封,递给了他。王鹤滨把大信封拿回宿舍,抽出来一看,是毛岸青写给毛泽东的信。信中详细叙述了他的脑子里有一个“小家伙”,他与脑子里的“小家伙”无休无止地纠缠。此后,毛泽东不得不送毛岸青去苏联治病,“本来不愿意为孩子的病去麻烦苏联政府”,但实在别无良策。2007年3月24日电 前中国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于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4:18在北京304医院逝世,终年84岁。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活1947年,<em>毛岸青</em>

  毛岸青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长期以来,毛岸青和夫人邵华怀着对父亲毛泽东的深厚感情和对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纪念文章。岸青和邵华有个儿子叫毛新宇,小名毛毛,在北京一所中学住读。他喜欢历史,是班上的历史课代表。虽然只有这一个孩子,但邵华对他要求很严格,有时作业没做完,邵华就不让他吃饭,岸青却很溺爱儿子,常站出来袒护地说:“没听说不吃饭就能做出作业来的。”有一次岸青实在没法救儿子了,就跑过去说:“我来帮你做!”两人趴在了一块,邵华又好笑又心痛丈夫,只得让步了。晚年

 

  毛岸青与毛新宇的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多次和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到工厂、到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岸青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坚持读书、作词、谱曲。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会说一口地道的俄语。在苏联长期的学习和回国后的工作使他养成了用俄语思维问题的习惯。与人交谈时,找不到词就冒出一句俄语来,弄得对方不知所措。这次在京山游览空山洞,县里请他题字,他用流利的俄文写下了“我热爱京山人民。”然后用中文签了自己的名字。岸青平时在家休息,翻译就成了他的一种消遣,他常翻译点小东西,由刘松林(摘者注:刘是岸英的夫人,岸青的嫂子)负责找资料。不仅如此,他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会作曲,常在家编编曲子,如果出去听一次音乐会,回家他就能在钢琴上把主旋律弹下来。他在家喜欢下象棋,中国象棋他有时下不过妻子邵华,但国际象棋,他在家里所向披靡,谁也不是对手。

相关新闻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