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室也体现了自给自足。墙上视力表来自江苏苏宏,注明“儿童用”,图标是鸭子、花朵和雨伞。地上储物旧纸箱印着“泸州贡酒”。除了国内捎带,中国人还自酿葡萄酒。曹力军说工地上有化工专家,“什么人才都有”。当然,他们不当着伊拉克人喝。
发生在伊拉克的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提到过 “飞毯”——乘上有魔力的飞毯可以抵达世上任何地方。中国人大概就会这种魔术,带着一座小城市飞进沙漠。
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暗批到非洲开矿的中国人,宛如新殖民者,很少与当地人交流,也不给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曹力军对这些“偏见”不以为然。在险象环生的伊拉克,用长城自我隔离,不得已而为之,“没有更好的办法”。欧美公司只有少数人员到现场,大多只贩卖技术和设备。所谓“美国打下伊拉克,中国公司成了最大赢家”,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企业很少有人愿意到伊拉克冒险。二十一世纪全球版图上,中国人成了“西部牛仔”。
就像古代长城不能完全阻挡蒙古人渗透,随着中国农民工劳动力价格上升,防爆墙内的工地上,不时见到伊拉克人。他们大多从事体力活,称为“力工”,或在中国人指导下,简单操作机械。中伊工人语言不通,靠肢体动作沟通。刚刚在这里上工两个月的伊拉克人穆罕默德说,这份工作报酬高,跟中国人相处“很简单”。
近年工地对伊拉克劳工的需求越来越多,干脆办了培训班,结业还发证。毕业证很吃香,伊拉克人拿着它可以到其他公司应聘。这令曹力军烦恼:“中国人适应围在墙里的集体生活,伊拉克人却受不了,一拿到资格证书,马上跑了!”
还好,伊拉克门卫忠心耿耿,多年不变。阿里·扎希尔穿的蓝灰色制服有点眼熟,凑近一看,左臂章两个中文字“保安”。曹力军说中国人顾情面,什么人都不敢阻拦。伊拉克人倒尽职。“一次我没带证件,他居然连我都不让进!”
我跟扎希尔交谈几句,深信曹力军选对了人:
“这边工作怎么样?”
“好!”
“跟中国人相处怎么样?”
“很好!”
“适应中国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