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1955年将帅评衔的具体工作中,负责单位和领导一方面要尽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纠正一部分干部错误的认识和态度;另一方面要做好平衡排队工作,尽可能评得公平合理,既使本人基本满意,又使上下左右都没有意见。
因为只有评得适当,才能真正达到调动干部积极性的目的。这就要求在全面考核了解干部的基础上,根据评衔的条件和标准,反反复复地比较,多方面征求意见。中央和军委领导也很关心、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听取汇报,及时指示。
高风让衔,比比皆是
对于给不给军衔、给怎样的军衔,大多数将帅并没有过多计较,而是表现得十分豁达。
1955年9月初,天津的一家军工厂赶制了一套大元帅制服。大元帅服的肩章由金黄色底面构成,上面绣着红色的国徽和银色的五角星,看上去威武庄严。这套制服本是给主席量身定制的,但他却一天也没有穿过。
许光达大将三次让衔,尽显高风亮节,图为和毛主席在一起的许光达大将
在得知自己被评定为“大元帅”的消息后,他找到彭德怀和罗荣桓:“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主席表态后,刘 少 奇、总理、邓 小 平等人也纷纷表示,不参加评定军衔。
那时候,刘 少 奇、总理已经主持党务、政务工作,他们拒绝元帅军衔尚可理解,在军中挂名的邓 小 平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然而,在他的坚持下,他成了中 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12位中央军委委员中,除主席之外,另一个没有元帅军衔的人。
彭德怀也在同干部的闲谈中多次透露:“我并不需要这个牌牌,也够不上什么元帅,如果要评的话,也很难说评个什么‘将’是合适的。但这不是个人问题,倘不评一些元帅,就会使一些人难得依次评下去。”
1959年6月,他又在同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库谈话时强调:“我不喜欢人家叫我元帅,这是战争的结果,是学人家的,我不喜欢肩上这两块牌牌。”
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后,还曾主动给主席等军委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