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价中印边境战争:
面对印度方面屡屡入侵并拒绝谈判的态度,毛泽东考虑了许多天。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尼赫鲁认为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沿海,在西面边境“只叫不咬”,不敢真打。在中国内外环境都很困难、边境战场条件又极差的情况下,毛泽东在忍让多时、争取和平解决无望后,最终果断下决心,实行自卫反击。
军委确定,虽然中印边界争端的焦点在西段,反击主战场却要选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东段。鉴于小规模反击无法遏制印军扩张,军委决定,不打则已,要打就必须打狠打痛,使对手尝到入侵中国的苦果。
见好就收
毛泽东下决心准备反击时,仍做了两手准备。
10月3日,中国政府再次照会印方,提议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三天后,印度政府复照拒绝。
10月10日,印军又以百余人向解放军驻克节朗河对岸的部队发起攻击,随即被打退。
此时,毛泽东考虑到尼赫鲁在第三世界国家较有影响力,美苏又都在争取他,设想在边境上可以让印军再深入一步,这样中国可以在国际上居于更有理的地位,同时在军事上也便于对深入之敌包围聚歼。
进入10月中旬,大雪封山即将到来,适合作战的时间已剩下不多。此刻美苏两国忙于加勒比海“导弹危机”,一时无暇关注印度,这又为中国实施反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有利时机。
10月17日,中央军委向西藏、新疆军区下达了“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预令。
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最后拍板实施反击。会上又研究了中印两军的实力对比和是否打得赢的问题,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向军委保证,一定能打胜。军委决定,从成都军区、兰州军区调两个师入藏参战,并以第21、第54军作为预备队。
10月20日天亮后,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部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对入侵印军发起了全面反击。反击作战的第一天,西段印军主要据点便被扫除,东段的印军精锐第七旅基本被歼。
第一阶段反击结束后,10月24日中国政府又向印度提议谈判,仍然遭到拒绝。不仅如此,印度还调动援兵到边界。因此,必须实施进一步的打击才能达到施以教训的目的。